襄阳城夜间点燃篝火,既是防备秦军夜袭,也是阻止秦军斥候靠近,顺利迎大军入城。
顾名思义,藤甲君的铠甲武器都很特殊,十分擅长近战搏杀。
夷军不着铠甲,跣足披发,胸前挂有兽筋和兽牙制成的链子。首领头戴野兽颅骨制成的骨盔,临战勇猛,悍不畏死。
之前交州谋反,周仲孙派去剿贼的军队中,就有这支夷军。
夷军甘愿被驱使,概因被周仲孙的凶狠所慑。
自己不怕死,灭族怕不怕?
一刀砍死痛快?千刀刮了怕不怕?
各种各样的手段,周刺使不介意逐一尝试。
几年下来,成效斐然。凡是臣服的夷狄,皆忠心不二,再不敢生出他念。
有了这支援军,桓石秀更能从容布置。
秦军号角声响起,士卒推着攻城锤袭向城门。城头鼓声骤然变得急促,弩-箭划过长空,嗡鸣声中,飞过攻城锤,直击成排的武车。
轰!
第一辆武车被击中,车顶破碎,不过数息,竟有火焰熊熊燃起。
火星飞溅,落到干燥的黄土之上,依旧燃了许久才告熄灭。
轰、轰、轰!
接连又是三声,每有-弩-箭飞至,就有一辆武车被点燃。
普通士卒无法分辨,两名队主一眼就能认出,凡是被点燃的,都是从桓汉得来的武车!
究竟是凑巧,还是另有原因,众人已经无暇去想。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这些武车怕是都要保不住了。
火光接连燃起,又有风力助燃,火星四溅,三十辆武车接连起火,根本无法扑灭。
“弃车。”秦玓在马上观战,目睹武车起火的一幕,当机立断,命士卒斩断缰绳,放开拉车的驽马。
“攻城!”
武车被烧,并不能阻挡秦军攻城的步伐。
很快,攻城锤被推到城下,绳索牵引着巨木,狠狠砸向城门。
力道之大,外墙上的土皮开始簌簌飞落。
攻城锤后,有秦军士卒扛着云梯,如蚁群般涌往城下。
“放箭。”
桓石秀和桓石民都是披坚执锐,亲自守在城头。面对秦军凶猛的攻势,两人不见如何紧张,先令弓兵放箭,随后推下滚木,继而浇落沸水。
一切的一切,都和固有的守城之策别无二致。的确给秦军造成一定损伤,却远远低于预期。
这样的进展,让秦玓产生怀疑,他之前的种种顾虑,莫非真是杞人忧天?
秦玓在城外,并不晓得城内情况。
襄阳城内重兵聚集,却没有一个妇孺老弱。
早在开战之前,桓石秀就命散吏走访城内,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