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岚两个去。不过楚明岚其实并没有看灯的兴致,她只是如往常一样来拢一拢关系。
楚明玥叹了口气,捧着手炉坐下来,示意楚明岚也坐下,随即道:“母后心绪不佳,今日不出宫了。”
楚明岚摆出一副关心的态势,问道:“可是出了何事?母后还好吧?”
“母后尚可,”楚明玥说着话挥退左右,小声道,“只是父皇近来暴戾无常,五妹妹可千万莫要惹着父皇。母后方才不过去问问父皇要吃什么馅儿的元宵,就被父皇暴喝了一通赶了出来。”
楚明岚心里一咯噔,忙问:“是不是又有什么不好的战报了?”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楚明玥凑过来压低声音道,“我昨日偶然间听到父皇与几个阁老议事,说若是襄王真的攻破山海关,就要筹谋着南迁了。”
“南迁?”
“嗯,迁到南方另外定都,从长计议。我瞧着父皇的意思,似乎是想去南京。”
楚明岚轻舒了口气,原来父亲已经开始在筹划退路了,这便好。只是她想起来还是觉得心里难受,不禁道:“咱们难道真的会输么?”
楚明玥觉得这是十有八九的,但她不好直说,只是道:“谁晓得呢,看天意吧。不过若真到了万不得已的那天,我不一定跟着南迁的。”
楚明岚惊诧道:“为何?”
楚明玥一时间倒是心有戚戚焉,轻叹道:“妹妹别问了,说不得到时候我还能帮着转圜转圜。”
玉蟾当空,星河璨璨。
魏文伦提笔悬腕,在宣纸上落下最后一笔,垂眸看了看自己练的这一张字,须臾,搁了笔。他默立片时,转头朝着窗外望了一眼。
月色如银,万里一碧。
他出神迂久,听到门轴转动,回头便见母亲端了一碗元宵进来。
“母亲怎亲自来送了。”魏文伦伸手接过,又扶着宁氏坐下。
宁氏笑道:“我不亲自送来,怕你又是一挥手让小厮搁着,搁着搁着就凉了。”说话间往他书案上扫了一眼,“方才几次传话都传不出你,我当你忙着公事,原来不过是练字。”
魏文伦淡笑道:“素日穷冗,好容易逢着上元这十日假,自不想再劳于案牍。练字倒是养性。”
宁氏瞥了儿子一眼,道:“养性,我看你再养下去,就真养成孤家寡人了。”
魏文伦心知母亲说的是什么。他缄默少顷,苦笑道:“随缘吧,好赖是终身大事,总不能太草率。”
宁氏怎会不知儿子这话不过托词而已。什么草率不草率的,当初楚家那门亲事不可谓不草率,但他就是一口应了下来。终究还是看人是不是他想要的,旁的都是虚的。
宁氏思及此又止不住地叹气。文伦之前便是因着那楚家姑娘耽搁的婚事,后来歪打正着眼看着要得偿所愿,谁想到临了临了,亲事没成。
魏文伦见母亲脸色阴沉下来,知晓母亲又开始琢磨他的亲事了。他叹了一息,道:“母亲,眼下时局不稳,这些事真的要搁一搁。我看咱们还要早做计议才是,届时说不得还要去叨扰姑母。”
宁氏摇头道:“这个我也想过。去乡下住着倒也安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