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虽然跨越十年,证据湮灭,单凭你查到的一些信息,很难找到真凶,不过……”
道衍禅师在书案上铺了一张白纸,说道:“其实十年也有十年的好处,岁月自动淘汰了一些嫌疑人,你要找的疑犯,其实不超过十个人,你将这些人的名字罗列出来,一一排除,真凶自然会出现。”
“首先,无论一手炮制谢再兴谋反案,还是现在一次次阻碍你查案,甚至将富商沈荣也玩弄于鼓掌之中的人,在十年前和十年后,都是身怀权势,有一批为他效命的死忠,并且能够从中获名利的人。”
“先排除几个大人物。张士诚,当年有可能是他制造的反间计,目的是损掉朱元璋一员大将,除掉心腹之患,因为谢再兴一而再,再而三的挫败了他攻打金华的计划。陈友谅,当年他正在和朱元璋决战南昌,或许他用离间之计,除掉谢再兴,以乱朱元璋的后方阵脚。”
徐妙仪说道:“这两人可以排除,因为十年前尚有制造冤案的本事和动机,但是十年后他们都死了,手下的残部也消耗殆尽,没有力量阻止我重查此案。”
“对的。”道衍禅师点点头,“所以用这个排除法,我们可以缩小要调查的人的范围。首先,第一个嫌疑犯是明教——”
“禅师。”徐妙仪忙打断道,“我没有怀疑过您。”
道衍禅师笑着摇摇头,“不,在没有确定证据之前,所有在十年前和十年后有本事制造和掩盖谢再兴案的人,都有嫌疑,你不能放过一个疑点。当时明教作壁上观,巴不得这三个巨头互斗,三败俱伤,然后摆脱傀儡的身份,重新掌握实权。现在明教怕你查清真相,以后和明教为敌,干脆一路掩盖阻止,甚至逼急了放火将你烧死灭口,这有何难?”
徐妙仪觉得彻骨深寒,“禅师,义父,那火不是你放的,对不对?”
道衍禅师定定的看着徐妙仪,“妙仪,你不会天真到觉得我会为了你,放弃明教的利益吧?何况明教不止我一人。记住,在没有找到确凿证据之前,谁都有嫌疑,不要被感情左右了你的判断,你要学会怀疑一切。”
“再说第二个嫌疑犯,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是皇上的外甥,手握兵权,骁勇善战,当年和谢再兴齐名,说不定当时为了争权夺势,李文忠要灭了谢再兴。你刚才说谢再兴案从审理到收集证据,到撰写卷宗的人是现在的刑部侍郎刘辰,而刘辰曾经是李文忠的幕僚,并由曹国公举荐到了朱元璋身边做官,现在刘辰官运亨通,背后曹国公这个大靠山功不可没啊。”
徐妙仪在白纸上写下了“李文忠”三个字,说道:“这次绍兴之行,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一直跟着我们,李景隆是个纨绔,但是他身边的护卫是李文忠的亲信,他们可能是眼线,暗中监视我们的行动。”
“对。”道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