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衍禅师指着佛珠的刻字说道:“这佛珠是金丝楠木,上面‘唵,嘛,呢,叭,咪,吽’佛家六字真言是智及和尚亲自所刻,错不了的,妙仪昨晚应该跳水逃生了,佛珠从手腕脱出,沉入河底。”
徐达从绝望中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果真如此?”
朱棣也是心中一颤。
道衍禅师温柔的注视着佛珠说道:“贫僧亲手养大的女儿,最了解她的本事,她肯定能够脱险的。”
道衍禅师这番话令徐达愧疚不已,他错过了女儿成长的十年,女儿一身本事都是道衍禅师教的,道衍和她在一起言谈甚欢,比和自己在一起更像父女。女儿人回去了,其实心一直飘在外面,始终无法触碰到女儿的内心。
这时朱棣问道:“依禅师对妙仪的了解,她会如何逃生?”
道衍禅师沉吟片刻,说道:“妙仪水性极好,在那种情况下,八成是游水逃走了,如果受伤了,在水里里游不远的,迟早会上岸,沿河多是渔船画舫,河楼房舍,仔细搜查,肯定会发现线索。燕王殿下,事关妙仪的安危,可否告诉贫僧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不定贫僧会帮上忙。”
道衍禅师亦师亦父养了妙仪十年,是可以信任的人,朱棣正要开口,这时打捞女尸的小船也靠岸了,徐增寿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欢喜:“不是她,真不是她!”
这是现场唯一一具能够辨认出面目的尸体,其他的要么炸的毁容,要么烧成焦炭,连性别年龄都看不出来。朱棣看着被抬上岸的尸首,眼中戾气更盛了。
道衍禅师问道:“这人是?”
朱棣眼里像是结了霜冰:“北元世子的人。今晨河楼出事后,从曹国公府传来消息,世子失踪了。”
道衍不懂,问道:“北元世子为何会在曹国公府?”
朱棣说道:“买的里八刺和曹国公世子李景隆关系甚好,经常住在李家不回郡王府。”
正在验尸的朱橚双手一顿,说道:“也就是说这些尸体很可能有一具是北元世子的。”朱橚讨厌毁了王音奴一生的买的里八刺,但此人总是阴魂不散的出现在他的药铺,和他各种套近乎。
徐达的脸色很难看,女儿怎么和北元世子扯上了关系?
什么?妹妹半夜在酒楼和北元世子私会?事关妹妹的名誉,徐增寿赶紧失口否认,说道:“世子失踪,侍女出现在秦淮河,未必说明昨晚世子也在这里。”
能够半夜引妙仪出来见面,肯定是和谢再兴案有关。朱棣恨不得将买的里八刺捏死,为了妙仪的安危,他不得不暂时将愤恨放在一边,冷静做出分析:“昨晚应该是一个局。只是不知是针对妙仪还是对付北元世子。如果针对妙仪,那幕后凶手肯定和谢再兴案相同,如果对方目标是北元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