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上是真龙天子,目光长远,其他人有了一些兵马和地盘就忙着搭着草台班子称帝建后宫,醉生梦死,当年红巾军里你方唱罢我登场,出了大大小小几十个皇帝,妄自以为得天下如囊中取物般容易。唯有皇上不忘根本,依然穿布衣,吃着粗茶淡饭,将所有的精力都在放在悲天悯人上,微臣至今都记得,皇上接管了郭子兴的兵马后,问微臣,天下之乱何时才能结束呢?”
朱元璋呵呵笑道:“朕记得,你说秦末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五年成就帝王基业,倘若效仿汉高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何愁天下不平。丞相料事如神,果然如你所愿,朕现在都不舍得放你告老辞官了。”
李善长谦虚的说道:“不是微臣多么高明,千百年来,每一个朝代的更迭兴衰,规律大体是差不多的,微臣告老辞官后,皇上只要以史为镜而已,教育子孙,必能保我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李善长一席话说的实在漂亮,纵使朱元璋对其心存疑虑,此时内心里居然真的有了依依不舍之意。
送别宴上,君臣尽欢,洪武帝下旨,许李善长告老还乡,李善长本来和朱元璋都是凤阳老乡,除了金银宝钞外,还赐了凤阳地界的良田千顷、坟户一百五十家、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二十家等。
李善长喝得大醉,走路不稳,洪武帝还特意赐了一幅御驾,将他送回韩国公府,这等尊荣,李善长是第一人。
韩国公府,老妻递过一盏醒酒汤,“你辞官了也好,咱们回到凤阳老家安度晚年,过几年安生日子。”
李善长喝醉了,但脑子始终很清醒,回想着宴会上他和皇上的对话是否有错处,滴水不漏是李善长为人处世的原则,他不容许自己犯错,要实在疏忽犯了错,也会尽快找出来弥补,因为和徐妙仪燕王已经撕破脸,以后他不在朝上,徐妙仪若反守为攻,他的处境大大不妙。
正思忖着,公主府的太监和女官突然来韩国公府报喜:“恭喜韩国公,韩国公夫人,今日太医来公主府诊脉,临安公主有孕了。”
老妻韩国公夫人高兴的直念佛,李善长则如释重负的坐回椅子上,太好了,无论公主生下的是男是女,都是我们李家的靠山!
且说洪武帝和李善长君臣互相试探,朱棣和徐妙仪焦急的等待消息,却听到了李善长告老辞官,洪武帝厚赐李善长,设了送别宴,君臣尽欢的结果。
看着徐妙仪失望的眼神,朱棣安慰说道:“李善长这只老狐狸没那么容易对付,这一次迫使他立刻辞官归乡,父皇应该对他有所怀疑,不敢再让他再当一天丞相了。”
徐妙仪是越挫越勇的性格,短暂的失望之后,很快振奋起了精神,“我知道的,李善长是大明宰相,朝中党羽遍布,即使证据确凿,皇上也不能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