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老夫人想起借口游学经年不归的楚澍,目光顿时黯淡下来。
赵氏再好,可抓不住男人的心又有什么用?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遂了楚澍的意愿娶了那个女人……
***
倚水阁里,徐嬷嬷看楚晴沉默不语,怕她想左了,上前开解道:“姑娘千万别犯倔,如今府里没有为姑娘说话的人,老夫人那边势必不能得罪了。”
“嬷嬷放心,我明白,”楚晴抬眸一笑,莹白如玉的脸颊上丝毫不见郁色,“自我五六岁记事起,嬷嬷就这般劝慰我,这些年下来,我再不明白嬷嬷的心,岂不教嬷嬷小瞧了去?再者说,老夫人是长辈,理当顺着敬着。”
若不是徐嬷嬷解劝,就这些年被文氏与楚晚欺负下来,她不知道得生多少闷气。
“就知道姑娘是个聪明的,倒是我多嘴白嘱咐了。”徐嬷嬷笑笑,回身瞧了眼更漏,“这天儿短的,都没怎么着,又该吃晚饭了。”扬声召唤春喜与春笑去厨房取饭。
问秋过来将桌子上的蜡烛点燃,昏暗的屋子顿时亮堂起来。
楚晴打开匣子将里面的玛瑙碟子取了出来。
玛瑙真是不错,乳白的底色上遍布着浅浅淡淡的灰,工匠颇具匠心,就着这灰色刻成喜鹊登枝的图样,既喜庆又高雅。最难得是一套六只碟子,喜鹊的姿态各不相同却都栩栩如生。
把玩片刻,楚晴又举着碟子对向蜡烛,烛光便透过玛瑙折射开来,看上去晶莹透亮。
楚晴心里也透亮。
徐嬷嬷的意思她知道,老夫人是她头上的天,即便心里再不满,面上也不能带出半分来。本来老夫人对自己就不怎么待见,倘或惹了眼,恐怕更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以后她还不是由着文氏捏圆捏扁。
文氏兄长有两个儿子,大的十四,小的十一,中秋来送节礼时无意中碰到过,那个小儿子盯着她看了许久。
当时她只感觉厌恶,可经徐嬷嬷一分析,又觉得可怕。
依文氏对娘家的看重,她侄子若提出什么要求来,她再没有不应的。
文家不富裕,这倒没什么,可全家上下就没有个肯上进的人,一家子单指望文氏过活。而且,徐嬷嬷说,文家有痴傻的根儿,痴傻能传代,说不定就能传到哪个子孙后代身上。
也便从那天,她开始想着要改变,首先是要得老夫人的心,让老夫人觉得她能给府里带来更大的好处,再就是把名声传出去,得让京都的权贵们都知道卫国公府邸有个可爱乖巧的五姑娘,如此老夫人才不能随随便便把她嫁出去。
至少别嫁到文家那种破落户里。
而国公爷的寿辰就是她露面的最好时机。
想到将来,楚晴细嫩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