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块玉,天天戴在身上,就是夜里读书读累了也拿过来瞅着笑。丫鬟觉得好笑就禀告了老太君,老太君最看重这个孙子,转弯打听了好几回,成林不好意思说,只是催着来府上求亲。”
说罢,从袖袋里掏出个荷包,倒出来是只羊脂玉的玉佩,上面雕着竹报平安的图样。
这玉佩倒是眼熟。
往常楚晴压裙角的不就是这一块,只有些日子没戴了,难不成真的给了这个谢家二房的少爷?
明氏只觉得脑门突突地跳,有点反应不过来似的。
谢夫人笑盈盈地摊开掌心,“明夫人瞧着可熟悉?开始我也不信,可成林从来没撒过谎……你看着小一辈儿你有情我有意的,咱们做长辈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谢夫人做事有些不妥当,拿了块玉佩过来,非说是信物,这话也不能单听一面之词,总得两方都问个清楚,兴许其中另有隐情呢?”明氏绝对不相信楚晴会做出私相授受的糊涂事来,可不当心丢了却是可能的,遂叫石榴过来,“去倚水阁问问六姑娘以前有块雕着竹报平安的羊脂玉玉佩可还在,就说我借来看看。其余的什么都别说。”
石榴是个做事妥当的,没多大时候就拿了两块玉佩回来,“六姑娘在盈翠阁,春喜回了姑娘后开得匣子找出来的,还让我画了押……这是一对儿的,因不知夫人做什么用,就都拿了来,春喜还说六姑娘还有几块玉佩,要是夫人有用,等回了六姑娘之后再送来。”
明氏将石榴拿来的两块玉佩与谢夫人手里的摆在一处比对了下,“只大小有些不同,其余颜色图样真是很像,也真难为府上眼巴巴找来这块玉。好在我家姑娘的玉还在,否则一盆污水泼下来还真不好说。”
言外之意谢夫人故意寻了这样的玉佩来坏楚晴名声。
谢夫人蓦地白了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托盘里并排着的三块玉。
这不可能?
二皇子萧文安派人送来时说的清楚,就是从楚家五姑娘裙边,割断络子取下来的,半个人都没惊动。
可这两块玉是怎么回事?
谢夫人抖抖索索地拿起来,翻过来覆过去地看,看到竹节间一个花体的晴字。
分明是姑娘的名讳,怕弄混了,所以刻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做个标记。
明氏也看到玉佩上的暗记,唇角弯一弯,“谢夫人可瞧仔细了,我家五姑娘的玉佩上作着记号,可不是外头随便淘弄一块就能冒充的?”
谢夫人的脸色顿时由煞白转为紫涨。
她能说,这是二皇子搞出来的事么?
本来老太君让她来是存了必得之心的。
但凡要点脸面的人家,看到自家姑娘贴身饰物被别家男人拿在手里,都会想方设法遮掩住。而谢家不管从家世来说,还是谢成林的自身的条件来说,都是上上之选,她只需稍费口舌就能把这事给圆满了。
可现在怎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