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不过打起球后判若两人,你一会儿就知道了。“
二人走下楼梯,穿越长廊,来到尽头的双扇门前,它的一半已经朝外打开固定在了墙上,邀请他们进去。空间很大,整个场地被横向分成四个小型排球场,其中叁个正被使用中,有男排也有女排。
不少人认出了北原国际的队服,虽然手上动作不停,但视线频频飘了过来。北原国际的深绿色队服版型精美,在高矮不一的球员身上裁剪得当,无论是袖子还是裤腿的长度都正正好好。
脱掉外套,里面是统一的白色热身训练服,除了胸前的Logo和背后的校名以外没有其他设计。
朱倪趁离得近,首次认真地打量起眼前的少年们。并非都是华国人,将近一半的球员都是外国面孔。虽然都是私校学子,但都和普通男孩没什么区别,毫无公子作风。洁白的队服下藏着一个个挺拔匀称的身躯,大多没戴护膝,光着两条肌肉扎实的腿。
唯有林集动作慢吞吞的。当其他人都开始跑圈热身时,他还在调整运动眼镜脑后的绑带;那边都跑到第二圈了,他才戴好运动发带,然后跟上队友的步伐跑了出去。
朱倪看着那个宽大透明的,如实验室防目镜的大家伙,朝一旁正在面板上写东西的冯睿委婉地问道:“不好意思,我有些好奇,林集会选择那种眼镜款式是对场上表现更有帮助吗?”
言下之意是:他怎么不去做近视眼激光手术?或者至少戴隐形眼镜?
冯睿抬头冲林集看了一眼,然后偏头回答道:“他就喜欢戴眼镜,我不清楚具体原因。反正对表现没有任何影响。”
有点意思。
朱倪打开智能面板,把这条情报记在了文档中关于“八号选手”的那栏。
少年们跑完五圈后开始拉伸,有些人还做起了俯卧撑或别的项目,冯睿似乎没有统一规定——经过询问后才知道这是按照球员的身体素质和位置需求量身制定的热身方案。他会在时间差不多后喊他们进行垫球和传球的热身,两人分为一组。
自由分组很容易看出关系远近。
林集和龚乐安很默契地凑到一块儿,横向站在网柱旁边,中间隔了几米,开始从垫球练起,和其他人一样。而被剩下的大概是自由人,个子和朱倪差不多高,被教练带到一边去练鱼跃救球。
即便这套流程和其余排球队大同小异,朱倪还是把观察到的内容都写下,并且加以分析。比如冯睿的管理方式虽然严肃却不紧绷,与队员的相处没有明显的威压,很注重队员的意见……她在最后面画了个箭头,写道:“私立学校的教练善于调和球员的个性以及放大他们的优势,整合出一套完整的战略。”
和宝海十一中颇有些纸上谈兵、心有余力不足的实操不同,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