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宪过来,桌上的几个领导停止了交谈。
“对不住对不住。”见人看样子确实已经等了好一会儿,李宪忙抱拳赔不是,“路上有点儿事耽搁了,怠慢领导们了!”
“哎!李总这是说的什么话。”轻工局和商业局几个领导都是老关系,人头都熟,见李宪客气忙打趣:“今天我们这都是过来蹭热闹的,你给我们放点儿瓜子饮料就完,该忙啥忙啥去。”
集团有薛灵的操持是一方面,但跟这些主管部门打交道,李宪有自己的原则——在不犯错误的前提下不差事。
逢年过节或是集团有重大活动,该走的人情都走到位。平时却不怎么和几个领导交往,只是维持着淡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这样的关系他认为最轻松,跟主管单位太近太远了,对企业都没好处。
不过正在他和几个领导插科打诨之时,桌上,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李总年少有为,优秀企业家优秀青年,谱子大一点是应该的嘛,都能理解。”
这话说的好像挺客气,但是汉语博大精深。稍微用点儿阴阳怪气和重点语气,整个话想表达的意思可就不一样了。
“这位是……”
看了看说话的人,李宪回身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薛灵。
“哦、”感受到气氛有点不对,薛灵忙上前一步,“李总,这位是上个月刚刚上任的税务局王新峰王局长。”
李宪点了点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分税制改革就已经开始放出了风声。
其实这事儿也根本瞒不住人,想要施行分税制,就必须先打通地方上的关节。不可能说分就分,自打七十年代开始地方上自行调配税收这么多年了,中央要是冷不防来个一刀切,地方上的建设肯定要出大问题。
可是给了消息,这事儿就有点儿微妙。
地方肯定是不愿意放权的,税收上缴中央,就意味着以后每花一分钱都得上报,都得靠中央拨款。不考虑其他的一些问题,这对于地方财政支出来说就是一个大地震。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得知了分税制改革的消息之后,各地区都暗地里耍了一些小手段。
别的地方李宪不知道,不过在龙江省税务局方面对纳税企业,都来了一波预缴。
说白了,就是一口气把未来三年的税都收了——为了补偿企业,给予了相当一部分的折扣。
虽然一下子多交了很多税,但是总体算下来是划算的。这样的便宜新北当然不能不占——从93年开始,物价开始以大约20%的速度开始膨胀。人民币贬值的相当明显,钱留在手里一点儿用没有,现在交出去,一方面给未来两年节约了三成的税务成本,另一方面也算是给地方领导卖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