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和群众口碑,这让她在编剧这一行里面有了点名气。
其实依照她以往的习惯,她是不喜欢参与到选角这类工作当中来的。
毕竟在她看来,编剧只要写好剧本就够了,至于导演最终拿到剧本之后要怎么演,那是导演的事,他想要选哪些演员演,那也是他的事,作为一名编剧,她从入行那天开始就懂得一个道理——一个团队里面,若是编剧和导演产生了分歧,那这部剧离崩也就不远了。
因为一旦编剧和导演的想法产生了冲突,演员们不可避免的就会受到影响,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演才能把这个角色刻画得尽善尽美,既听导演的意见,又听编剧的想法,最后反而会弄得“四不像”,导致整部剧都被毁掉。
然而《暗星》是个例外,或者说,小井这个角色的选角是个例外。
《暗星》是一本还未完成的剧本,目前为止依旧是半成品。原因就出在对于小井这个人物,不论是她还是导演,甚至是原著作者都不知道该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三人也曾考虑过直接去掉这个角色。然而“小井”这个作为原著中提及却着墨不多又拥有无数读者好奇心的角色,不论是他们还是制片方都清楚,这是电视剧拍出来之后的一大宣传点,可以吸引绝大多数的读者为了想要知道“小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而来追这部剧。这么大的一块肥肉摆在制片人的面前,制片人又怎会轻易放过?于是,制片方很直接的说,小井这个角色必须有,哪怕最后这个角色演砸了,他们相信靠着其他演员的演技和故事的高质量,这部剧也扑不了。
于是,作为最终拍板人的霍导最后决定,邀请几家知名的娱乐公司推荐几个女演员,把残缺的剧本发给了她们,希望她们凭借着自己多年的演戏经验和对剧本的理解,演出自己心目中的“小井”。而作为编剧,她的任务就是在导演和作者确定了演员之后,按照这个演员所饰演的小井去刻画剧中小井的人物形象。
黑丫自己也不知道霍导的这个点子到底靠不靠谱,然而这是他们目前能想到的最方便又安全的点子了,通过演员的演绎,他们可以比较下定下一个自己觉得更符合自己心目中也更适合整部剧的小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这个小井符合每个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只求这个角色存在能够合情合理,不影响整部电视剧的口碑。
黑丫自顾自在脑海里思索着,听着前方的霍导推开门的“吱嘎”声,然后突然间用一种很欢快的语调对着大厅里面的人说话。
“哟,丫头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
然后又一反面对她时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用满是幸灾乐祸的语气道:
“不会是昨天一晚上紧张地没睡觉吧?”
然后,就听到一个女孩用像是某种小动物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