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六名,获奖者……”
“二等奖三名,获奖者……”
全场摒弃凝神,等着听最后的一名一等奖是谁。
“一等奖一名,获奖者,韶阳中学乔安安。”
乔安安轻舒一口气,抿嘴一笑,嘴角浮现两个梨涡,走上台领奖。
记者们早就炸开了,获得一等奖的果真是刚才那个最漂亮的小姑娘乔安安!
评委们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们问的问题,清一色的都是关于一等奖乔安安的。几位评委十分客观地评价乔安安的字,可是说出来的话,即使在他们自己耳中,都是对乔安安的字极尽赞美之辞。
“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
记者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录音笔将评委的话都记录下来了,但他们心中还是有些慌张,刚才评委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们竟然都没有听懂?
“每个线条都充满生命,书家的生命意识也融入结构之中。不管乔安安是否刻意地在追求这一点,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她注入作品之中的那种情调,又从作品之中飘逸出来,而让我们为之神往。”
记者们:?!
“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天竟然从乔安安的楷书中见到了。草书的笔势竟能于楷书中毕现无遗,这是何等神奇的手法!”
记者们:?!!
“如果细看,可以发现,她没有一笔是直的,全都是曲的,没有一笔是像欧阳询或虞世南那样保持着每一笔画的平直与匀净,而是偃仰起伏,轻重缓急,极尽变化之能事。”
记者们:……真的听不懂。
最终,评委中最有声望的书法家作了总结,“总之,从笔法与体势上来说,这字直接承继了晋人风度。可能我孤陋寡闻,见过的当代书法还不够多,但目前为止,这幅中学生写出来的字,是当今这个时代中,我见过的最深刻地理解晋人韵致的书法。唐之后,楷书就走向了另一种书风。万万没想到,我会在中学生的比赛中,见到将魏晋人的风度表现地如此淋漓尽致的书法。”
“不仅书法比赛的一等奖,她当之无愧,甚至一声大师,她也当之无愧。”
第39章 头版头条
“……乔安安这名少年大师,在全国中学生书法比赛举办的第十二年崭露头角。这只是个例?还是预示着全国中学生书法比赛在坚持十二年后,在书法的传承与弘扬上,终于取得成效?乔安安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三岁开始接触毛笔字,正好是全国中学生书法比赛举办的第一年。全国中学生书法比赛掀起的书法浪潮,影响了一代学生,如今这代人中最早开始练习书法的,终于到了可以参加比赛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