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啊……”
尽管郑彦华的口号无法鼓舞军心,可面对主将的身先士卒,江南兵士也鼓足了勇气跟着一并杀向了水寨后营。
万余战士忽然齐声暴喝,声势颇为惊人。
霎时间那种宁静祥和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池州水寨后营岗哨也就二十几来人,听到那天崩地裂似的呐喊,吓得直接四散而逃。
郑彦华轻易地就杀进了水寨后营,没有费任何力气。
他本就是一莽夫,在这关键时刻,并未能理智地分析周边情况,脑中所思所想皆是配合成师朝、高弼,一举击败林仁肇,然后捣毁长江浮桥。
直到深入营地,郑彦华生出一丝不妙。
并非察觉了异样,而是一种不好的直觉。
身为一个在山林长大的闽人,对于危险特有的直觉。
但一切为时已晚。
发机飞火四散射击,“轰”地一声巨响,浓烟随风涌现,营中烈焰已冲霄而起!
火势奔马般扩散开去,瞬间便席卷了整个后营。
浓烈的火焰将江南兵士包围其中。
原先的聚在一处冲刺的部队在这种大自然的威力下立即溃散成一盘散沙,怒吼、惊呼和惨叫此起彼伏。
郑彦华瞋目裂眦,咆哮道:“已入死地,我辈当以死报国。”
他本一小校,李景提拔他为节度使,甚至给他使相的位子,早决定将自己的性命交给李景。
在给火焰包围,郑彦华毫无胆怯之意,反而生出了死战之心,呼喝兵卒继续向前。
江南兵士左右皆是烈焰,中间拥挤推搡,跟随在郑彦华附近的兵卒进退不得,见主帅前冲,也不管不顾跟着向前突进。
中营的瞭望台上,林仁肇看着面前的景象,轻笑道:“这郑愣子,还是这么莽!”
两人都曾是闽国旧将,自然熟悉。
昔年闽国大将以林仁肇、陈诲为首。
郑彦华是陈诲的属下,林仁肇并不熟悉。后来两人一并为南唐征召。
郑彦华开始不服气林仁肇还找过他的麻烦。
结果自然让林仁肇好一顿收拾。
郑彦华作战只知往前,不顾自身,故而有郑愣子一说。
林仁肇从瞭望台下来,一把拿过搁靠在瞭望塔旁的三尖叉,高声道:“传令下去,让陈德诚堵截败卒退路。甲字营、乙字营、丙字营,随我迎敌。”
他了解郑彦华。
这郑愣子确实是莽,但也是真的能打,悍不畏死。
让他拼死打出势头来,激起江南兵士舍生忘死的气势,想要压下去可不容易。
得在他为起势之前,将之收拾了!
想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