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耶律休哥带到了契丹,当了一个县令,立了大功,就等着武德司的人将他接回潘美的军中。
然而东丹王耶律隆先爱他才华,将他带到了上京,还给他在汉城安排了住处。
本打算在上京安逸地等着罗幼度大军抵达,然后汇合。
关键时候又出现了意外,耶律隆先很客气地将他接到了北城王府,告诉他南朝大军即来,王府安全。
伊审征急得几欲呕血,忍不住暗自吐槽:要不是您过于客气,自己指不定已经回到汴京,见到自己的母亲了。
既来之,则安之。
伊审征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当他的东丹王门下幕僚。
「伊先生,大王回来了,请您去大厅一叙。」
「这就来!」
伊审征细心地整理了一下衣着,带着几分文人雅士的风度来到了王府大厅。
大厅***有四人,皆是契丹庙堂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其中两人位于上首,两人左右落座。
左上首的那一位正是东丹王耶律隆先,右上首是耶律隆先的弟弟蜀王耶律道隐,下首两人分别是右龙虎卫上将军耶律合住、皮室详稳萧安团。
伊审征最擅阿谀奉承,对于契丹庙堂复杂的人际关系,早已了然于胸。
耶律隆先、耶律道隐两人是契丹皇室,耶律阿保机的孙子,他们的父亲是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而耶律合住是耶律阿保机弟弟耶律迭剌之孙,萧安团的父亲是萧阿古只,契丹开国勋贵之后。
这四人是契丹庙堂宗室一派的核心成员,也是耶律必摄手中最大的倚仗。
伊审征不卑不亢的与四人行礼,敏锐的发现四人眼睛有些微红,精神有些亢奋。
耶律隆先说道:「伊先生,陛下今日在庙堂之上,誓与临潢府共存亡。我契丹上下民众也是反映炽热,万众一心。
从即日起,北城将战略物资将会统一调配,由专人负责。我们这群大老粗动动刀枪尚可,数字上的微末算计,非我等所长。在下想到了先生,便由先生担任监察官一职吧。」
伊审征忙道:「愿为大王效力。」
耶律隆先对于伊审征很是信任,并没有避开他谈事,而是让他在一旁入座,几人说着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伊审征在一旁认真听着,也明白了一个大概。
原来面对兵临城下的窘境,耶律必摄这一次没有主打必胜牌,而是高举起了与大辽契丹共存亡的旗帜。
临潢府是他们大辽的第一座都城,是他们契丹的祖居之地。
临潢在,大辽在,临潢失,契丹亡。
「契丹」之名,最早见于朝鲜《三国史记》东晋太元三年已有契丹人犯高句丽陷八部落的记载,《新唐书》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