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问鼎十国>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契丹灭 东北归附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契丹灭 东北归附(3 / 5)

在一旁的符彦卿也激动了眯起了眼睛,他这一生半辈子都在跟契丹打交道,深知契丹的厉害,想不到有生之年,竟然能够看到契丹的覆灭。

罗幼度听着震耳欲聋的呼喊,走进了开皇殿。开皇殿里摆放着各种历朝历代的帝王器皿,有汉武帝时期的匾额,有唐太宗李世民用的龙椅,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比如武则天造的东原鼎,后晋伪造的传国玉玺等

当年武则天为了彰显正统,利用儒、佛、道的思想来巩固地位,作大乐、铸九鼎。其中诸多大鼎因为是铜制的,为后人熔炼了。代表徐州的东原鼎,留了下来,流落到了契丹。

至于后晋伪造的传国玉玺,契丹人一直以为这就是秦始皇的那一块,以致于一直以正统自居,自称:大中央辽契丹国。

这些玩意其实没有什么大用,罗幼度并不怎么重视,他不太习惯用别人的东西,帝王器物帝王器物,他用的东西也是帝王器物,又不是没有,何必用他人的?

但他更清楚,这些都得带回去,留在契丹就是一种后患

真正让罗幼度兴奋的还是珍藏在宝库里的各种名家真迹:耶律德光这王八犊子走的时候,将秦汉以后存储在宫廷里的名家珍藏都带到了北方,其中包括了王羲之、李白、杜甫、颜真卿、吴道子等人的真迹。

最让罗幼度高兴的还是在这些真迹孤本中寻得了《韩愈集》。

《韩愈集》是韩愈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总结出来的四十卷书籍,但传至后世只余下《韩昌黎集》。

罗幼度在后世就大爱韩愈,相比李白、杜甫这些大众偶像,他更崇拜韩愈。

在中原的时候,就有心收集韩愈的文集,不想尽在契丹寻得了。

罗幼度有些惊喜的看着手中的文集,作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韩愈的文笔自不用说,《韩愈集》里除了耳熟能详的《论佛骨表》、《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论淮西事宜状》、《师说》以外,还有许多未传世的雄文。

因为韩愈的文章发言真率,无所畏避,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但又敢批判儒家不正确的传统观念。他尊儒但不墨守,敢于突破流俗之见。他甚至能够做到自打嘴巴,亲自写文章驳斥自己之前的观点,承认自己原先的不足。因故很多文章不同流俗,不容于时代,加上印刷术不发达,以及唐末五代之乱等各种缘故,大多失传。

罗幼度看着韩愈文章中透露的开明思想,推崇尊重传统文化,又敢于挑战不适应时代腐朽的传统,实在对罗幼度的口味,感慨道:「昌黎先生的雄文,失传实在太可惜了。」

有人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前一句是当之无愧,但后一句就有些膈应人了。就韩愈那开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