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繁华,却凋敝如秋。
酒窖里,烛火摇曳着惨白的光。赵樽的脸,在火光之中似乎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暗然、冷漠、疏远、无情,令人琢磨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爷,有了这个手札,事情便好办了。”陈景瞄他一眼,拱手上前沉声道。
有了这个手札,太皇太后一生孜孜以求塑造的“贤德”之身都将会灰飞烟灭;有了这个手札,赵樽的“身世之谜”,还有那一根蜇了洪泰爷一辈子的软刺,都将可以拨开云雾……
“晚了。”
就算真相大白又能如何?
谁能补回他失去的父慈子孝?
谁能补回他失去的母爱温厚?
谁能补回他错位的年少天真?
谁又能补回他蹉跎的往昔岁月?
得到这本记录了真相的手札,他原本该是欣喜的。可他人生短短二十七载的颠沛流离,还有京师城里正在上演的满目硝烟,早已经覆盖了他残垣断壁般的心肠。那里不再清亮,早已蒙上尘埃。不管手札写什么,能为他做主的洪泰爷躺在乾清宫里,他的来日永远也逃不开刀光剑影的厮杀与博弈。
掌心中的温热,他给了她的女儿。
任由手扎滑落,只是不动声色的寂寂一笑。
“收起来吧。”
陈景猜不透他的想法。
不论太皇太后为人如何,可赵樽到底叫了她二十多年的“母亲”,他对她的情分究竟怎样,旁人永远也弄不明白。想到此,陈景不免紧张,语气又一次凝重了,“爷,今晚之事,是属下思虑不周,未有顾及殿下与太皇太后的……母子之情。”
“母子之情?”赵樽深幽的眸子眯了眯,寒潭般没带一分情绪,声音也倏地沉了下来,“能让她寿终正寝,算是我顾及母子之情了。”
陈景微微一愕,还未有反应过来,便听得他又冷冷道,“那份圣旨没有找到?”
“无,手札便是属下寻找圣旨时找到的。”陈景朝他摇了摇头,眉头蹙起,“依属下看,圣旨应当还在崔英达的手上,只是不知那老阉货放在了哪里。不过爷,我虽不知圣旨内容,却猜想,也许并非与爷想的一样?”
“我怎想的?”赵樽凉凉看他。
陈景被他的话噎住,诧然地抬了抬眉,方才颔首道,“属下不知。”
赵樽揽了揽怀里仍在熟睡的小婴儿,掌心抚在她嫩嫩的小脸蛋儿上,低低道,“如果有人在你的脖子上放了一把刀,那么,不管那把刀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刀口是向着里面还是外面,你都会无法安枕……”
“属下懂了。”
他这会子情绪不好,说什么陈景都只是得应,不敢触了他的逆鳞。可他似乎对这个话题却没有了兴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