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4 / 18)

在刀尖上跳舞了,巴尔干地区,在程攀没有被主神空间选中之前以为巴尔干半岛是几个大国的决斗场,后来穿越后仔细研究资料,这几个国家那是在作死啊,1912年到1913年巴尔干半岛一直在打仗,乱成这个样子各大国不介入才怪,也难怪欧洲人说欧洲几个大国迟早要为巴尔干的几个蠢货打一仗。中国在这个时候没干好事,在英国人舰队的严密监视下几船军火出乎意料的送到了奥斯曼的港口。英国公使立刻询问中国是否有插手欧洲的打算,高云说道:“贵国给奥斯曼造了一座七炮塔战列舰,我方买点陆军武器不影响贵国的利益吧。”英国公使说道:“外卖武器没什么,但是我不希望中国军人出现在欧洲。”对于英国人的要求,镰锤社认了,反正就是为了赚点钱。但是土耳其人非常失望早就听说镰锤社的陆军强悍,在革命之前清朝的军队更软泥似得,革命之后成为世界一流陆军。土耳其人希望中国教官可以调教一下自己的军队。但是是不可能了。

镰锤社卖的东西是两万杆简式步枪,此时简式步枪已经改了,钢管的质量更好采用的是连发弹夹,射程是六百米。价格只有德国毛瑟的一半,除了步枪之外还有十万枚手榴弹。奥斯曼对这批武器的价格和数量非常满意。将手榴弹装备到自己的近卫军中。得到了武器弹药补充的近卫军对巴尔干联盟的军队发动了反击遏制住了联军的进攻。以至于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保持了下来,此时国力比历史上衰弱的俄国人正在扩充力量。镰锤社在东北亚的惊艳表现让俄国人心有余悸。对巴尔干的支持要小。

巴尔干的剧情在这里被镰锤社在关键时候给弄卡住了,奥斯曼没有倒,整个巴尔干联盟还将仇恨集中在奥斯曼身上,对某个作死王储的刺杀也就推迟了,程攀这个蝴蝶翅膀卷起了风暴。

第一百八十三章 解决麻烦

英国的要求是不允许中国军人出现在欧洲战场上,但是不代表土耳其不能运人过来,根据镰锤社的建议土耳其将一批血战后的士兵运过来。土耳其青年党也是一个刚刚政变后执政的政权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持,现在镰锤社一挥手他们自然就打蛇随棍上了。

跟土耳其搭上线是程攀提出来的,程攀干这件事绝对是有利益驱动的,而且还是有足够的理由说服镰锤社的高层的。镰锤社现在在中国宣扬的是一个文明的思想,这个思想在大部分土地上都无往不利,蒙古藏回和汉族杂居很久了,没有激烈反抗默默的接受融合,但是在新绛这个政策遭到了阻力,当地人有一个顽固的圈子镰锤社调集了八百万移民进入新绛想打破这个封闭的圈子,摄于左宗棠留下的名号,当地人没有大规模反抗,但是同行教育却遭到了当地人的非暴力不合作。先是当地人不送小孩来学堂,然后被新绛政府强制执行后这些孩子学得非常不认真,上课老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