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妙用,在承启天里用出来,岂不妙极?如今当真是浪费了机会。
这就是身兼多门的坏处,看似到了火候,其实差得很远。
余慈除了从离尘宗破门而后的几年,还有遭遇死魔劫数,闭关之时,是真真正正运用符法,精研不休,昼夜不停,其余时间,大都还是被其他东西分了心。
尤其天垣本命金符也是被修殊胜行愿无量佛光提上来的,根基虽还牢稳,却少了千锤百炼的圆融法性,严格地讲,单独在天垣本命金符上的运使造诣,他未必能比得上当年上清宗的一个修炼同样法门的还丹上阶修士。
不管怎么说,天垣本命金符都是他根本之法,道基所在,这样下去可不行,还是需要时间好好琢磨一下。
也就是多琢磨一回,余慈却是发现:
似乎这“甘露碗”的神通,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啊!
要想将玄真化为液态,一要有精到的手法,二要有足够的份量,三要有漫长的时间,这门符法神通,也不能逾越这些条件。
神通本身是要消耗先天元气的,符法神通要少一些,但“甘露碗”是一个持续性的法门,也就是说,一直有消耗。而它使玄真液化的速度,则比较一般,之前一直没有化液玄真出现,直到碰上了这“暗光宝穴”,才突然成功。
以解析之术算来,其转化的效率,其实比单纯汲纳玄真还要差一些,只不过一旦到了“暗光宝穴”,或者大日星辰附近这样的宝地,方能胜过一筹。
一时间,余慈心中感觉更是微妙,但最终还是暗叹一声:终究不如步虚术。
其实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天垣本命金符再强,最初设定的境界、功效,也是有其限制,余慈能够以其为根基,一路修炼到步虚上阶,已经是近于逆天之举,也脱不了其他各种机缘的帮助。
但在长生关前,此法终究还差了一些,无法给他攒起足够的力量。
余慈不可避免地有了收集相关上清宗步虚术的想法,其实,思定院的《太微灵书紫文上经》,也是符法经义,已经勉强能与他法门相合,也足够精妙,但那部经文,气法、丹诀、步虚术、度劫秘法,是一套相对严密的系统,强行统合,前景难明,为他所不取。
与其这般,不如等星轨回归……可要等的话,至少还要三十年!
以前觉得,三十年也是很快的,可真的到了外域地界,比较起步虚法门,心思终究难以平顺。
再暗叹口气,看众修士的休整还要有一段时间,余慈干脆瞑目,重新梳理自家本命金符法门。
这回,他有意锻炼根基,换了个法子,不用神主网络和视角,而是用纯粹的天垣本命金符的生死玄机,去解读生死存灭之法则,看它能到什么程度。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