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问镜> 第674节

第674节(3 / 6)

意所感知,两相结合,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定位,前提是,余慈的感应能够覆盖那片区域。

如果是在天地法则体系中游走,如果是刚才那种“蹩脚”的形容,他是做不到的。

神意毕竟还要受到天地元气的干扰,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不断衰减,更别提搜检和反馈,都需要一定的消耗。所谓的“神意大伞”,本身就彰显着极限的存在。

可是,当余慈进入了真实之域,一切天地法则的束缚,忽然就消失无踪,虽说只是冒出一个“脑袋”的距离,可无拘无束的通达,将份属于他的“真实”,映现在心湖中。

“真实”本身并无价值,唯有与“虚假”相对,才能见出其可贵。

它不依托于法则存在,更准确地讲,不依托于旧有的规则,因为其存在本身,就是新的法度。是一种完全以“真实”为中心,纯粹而高效运转的法则,再由此反馈回去,仍“浸泡在海水里”的“头颈以下”,就有同步的趋势。

当然,在天地法则体系的笼罩下,这种转变不太可能成功,却已将“格格不入”的感觉,深刻在从属于他的每一寸肌体中,也深刻在神魂的每个角落。

也就是他自辟虚空的无上神通,使他始终与真界保持着“距离”,否则只此一变,大劫必降!

此时此刻,在余慈“眼中”,世间只有三样:我、从我、非我!

“我”即“真实”;

“从我”即“趋于真实”,他的那些信众,均属于此类;“非我”则是“与真实相悖”,且不具有任何“趋向”的“渠道”。

茫茫天地,万事万物,均如此分划。

最重要的是“我”与“从我”,不只包括他的形神所及,信众所聚,还包括他留在天地之间、涂抹不去的印记,这就是余慈神游反照,洞彻无漏的领域,天龙真形之气正是属于此类。

刹那间,余慈“视野”扩展。

生死存灭法则依旧是“伞柄”,可神意不再是“伞面”,而是飘落下来“雨丝”。交错纵横的天地法则体系,才是“伞骨”和“伞面”。它们正拼命地阻挡“雨丝”的飞降和渗透,但问题在于,面积太大,漏洞太多,收效甚微。

很快,“地面”上已经处处是“水渍”。

余慈扩张的视野中,很快出现了苏双鹤。此时这位飞魂城的大巫,正施展一种类似于虚空挪移的神通,他乘坐巫灵日冕车,利用引车的金乌,与碧落天域的日光充分反应,金光夺目,扭曲虚空,一个闪现就是数百里过去。

巫法神通,着实不可思议……但余慈还是瞬间超越了他。

车驾上的苏双鹤没有任何感应。

前方,新的“视野”迎面而来,转眼相汇,使余慈的视野再次拓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