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仿佛是吹过山林的清风,继起而落,无影无踪。此时只余下沉静和淡然:“魔门趋于乱,历来如此;倒是造化那里,未免也太心急。空有庵那边……”
辛乙则哈哈一笑:“玄门、佛门求稳,但一东一西,格局不同。就是当年西天佛国,六道轮回周覆,不也是被论剑轩强行斩破?更何况,我们这里还没有六道轮回。”
允星则续道:“弟子则以为,除论剑轩、魔门之外,其他人的想法才是最关键的。相对来说,洗玉盟最稳,那边也许比我们还要渴望稳定,不过,内部复杂,已经被弄得千疮百孔。洗玉盟都如此,况乎他人?逆天地之势犹可为也,逆人心之势……”
“你是这么想的?”
允星微微一笑:“我听掌教圣人讲课时,曾闻宇宙广大,真界与之相比,微不足道,却是第一等的‘规则’之地,而此外无垠星空,固然依循法度,其实却是在不断向混乱趋变,有序是局部之状,无序才是整体之态。这是宇宙自然之势,概莫能外。
“真界存焉,修士存焉,势必有法,使无法归于有法,其实是在消耗局部的有限的资源,打破整体的平衡,由此引发反噬。
“巫神九变,创出真界,亦知其势,故而每三千六百年,成一劫数,是找出的天道平衡,真界四九重劫,根本在此。
“以巫神之能,还要给宇宙自然之法,留出一个平衡的口子,本宗虽是四大门阀之首,上承道尊道统,执掌玄门牛耳,也未必比得上巫神当年。大势既来,是否真的挡得下?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允星直视两位师长,没有做任何遮掩:
“如果不计较任何限制条件,宗门的实力冠绝天下,没什么问题。仍在籍的二十二位地仙,短时间里能赶回来的,怎么也有十二三位,再算上同属玄门的盟友,足以盖压一界,便是与天下为敌,又能怎样?
“然而,这样的比拼,不是在域外斩妖除魔,主战场是在真界,也不可能脱离真界。如此一来,能塞到真界来的,有几位?
“以陆沉之战推论,七个地仙已经砸出了天地大劫,那么,轰碎真界还远吗?需要八位还是九位?这还要算上对方的战力,能排出的至少要打个对折,我们的优势……荡然无存哪。
“刚刚辛师伯所言,最是在理。西方佛国当年有六道轮回支撑,十法界初见雏形,才勉强禁住了几十位地仙大能的乱战,但到最后还是将几十劫来积攒下的本钱消耗一空,连六道轮回都没保住。
“如今战事再起,真把真界砸个稀巴烂,罗刹鬼王还有血狱鬼府的亿兆妖魔,妖魔现世,百鬼夜行,对东海那位来说,没有任何问题。我们难道只靠几处虚空世界里,迁徙的黎民百姓吗?”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看两位师长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