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之域惊鸿一瞥,映现出来。
可就在各方大能有所感应,意欲关注之时,又不见了踪影。
只有北荒、以及拦海山以外的两处地点,几位迥异于东方修行界修士的佛门中人,反应与他人不同。
胜慧仰头看天,从来平静如水的脸上,眉头锁起。
他还没有资格登上真实之域,但因宗门心法之故,感应比绝大部分人都要清晰。
星芒虽小,去势虽疾,但刹那间映照中天,使他多年来一直模糊的感应,骤然间清晰许多,也是因为如此,各处星星点点的反应汇聚过来,让他一时难以承载,心神受了冲击。
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那星辰的质性……
北荒区域,一位僧侣徒步行于荒漠之上,受真实之域的感应,仰观天象,片刻,又微微而笑:“善哉,善哉……十方师叔,故人到此,还请不吝一见。”
第177章 心炼之锁 灵昧之火
“果然是不成啊。”
星辰斜贯天际,绕行一周,又飞回到心内虚空,穿透数层天域,回到余慈手中,悬浮在手心之上,一应明光都是消去,还原成金属珠子的本相,嗡嗡旋转。缭绕在周边虚空的梵呗之声,也徐徐消散。
此时,余慈正漫步在太霄神庭核心区域的“星空”中,倒是没有什么失望之感,这不过就是一次实验。
验证了一个很微妙玄通的问题。
答案早已确定,如今不过是附带着测了一下周边“形势”而已。
外面发生的一切,其实余慈也有所感,但暂时不予关注。
因为解决不了关键的“枷锁”,就是冲出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枷锁”,就是修为境界的极限。
一切的一切,都是实力问题。
之前,“杨祖”以接引的身份,给他指了两条路,都是上清宗败亡前后,宗门长辈依据太霄神庭的根基和威能,为后继者准备好的复兴手段,最大限度地给予后世弟子方便。
余慈身怀“万古云霄”无上神通,更是继承这一切的最佳人选。
虽然上清前辈们,也没有料到,余慈进入太霄神庭的时间节点,正好是真界开天辟地以来,前所未有的天地鼎革阶段,以至于预设的继承、消化过程,相对来说会比较漫长。可余慈还是有一定的信心,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如果,没有咒誓限制的话……
与十方慈光佛的宏愿相对应的咒誓,死死地将余慈的修为锁死在真人境界。
相对于他的年龄,如此修为已经堪称奇迹。
可这份修为,若与当前的局势联系起来,无异于象足下的蚂蚁,难有承载之力。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