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则生,不动则死,小九说的对。身子骨是好多了,现在中靶十有四五。看我射!”七娘抽出箭筒中的箭,搭到弓弦上,奋力拉弓往三十步外的靶子射去。
箭支嗖地穿空而过,落到了……那一排靶子左侧第一个的左边三步处。
华苓沉默了一下,仔细斟酌了语言才鼓励道:“不中再来,七姐再接再励~屡败屡战啊~”
七娘恼怒地哼了一声,昂着头说:“再练几个月,定是全中的。”
“定是如此,七姐努力啊。”华苓笑嘻嘻在旁边加油。
骑射其实也是很需要天赋的一项活动,七娘学射两年多,现在能拉开二十斤的特制轻弓了,但是准头还有待商榷。
相比之下,华苓现在能拉半石的弓,已经能保证移动时命中率九成,也能开始计较中箭位置距离靶心的距离了。姐妹们当中,在这个年纪能比华苓强的就只有体质特别适合学武的五娘。
七娘射完了整整一壶二十支箭,中靶九支。校场的杂役小僮仆赶紧冲过去将靶上的箭支都取下来,奉到七娘跟前。
看见华苓就在旁边看着笑,七娘恼道:“不射了,我骑马去。”
华苓赶紧喊她:“七姐莫恼,再练习一阵啊。”
七娘大声回答:“我没有恼!”
“继续练习,一定会射得更好!”
“你莫要说了,我骑马!”
马跑速毕竟快,很快两人隔开到了说话要大声喊的距离,然后就听到场边爆发一阵朗笑声。
两姐妹停下来,往场边一看,大郎领着五六个郎君,一群仆从站在那里。
大郎招手朗声道:“小七、小九,没成想你俩在这处。过来见一见四堂哥,十一堂哥,他们刚从江陵来。还有阿磐和阿砗也在此。”
华苓和七娘打马跑近,才下了马来,双双走上去见礼。
四堂哥名为华鼎,十一堂哥名为华昆,都是三十岁上下的人了,已经成家立室,看着十分稳重。
华苓微微一怔,她在江陵族里的时候,并没有见过这个四堂哥。族里对丞公继承人的考察严格得几近严苛,并非长子嫡孙,出身最好就能竞争这个位置。规则传承已经不是一二年,五房家长都是清楚的,如果儿子看着并不合适向这个方向努力,家长会考虑在他成年之后,将他派出江陵之外经营族业。
呆在药院的时候,在族村里的大部分堂兄弟她都认识了,姐妹倒没认识几个。她只记得十一郎是三房熙正堂叔的次子,原来就是族里呼声比较高,和五郎、郎相差并不远。
两边见过了礼,大郎看出了华苓的些微疑惑,笑着多解释了一句:“四堂哥是熙瑚堂叔的长子,刚从西南赶回来,小九你定是不曾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