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寒门枭士> 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

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2 / 5)

两头已经桥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人们议论纷纷,皆不知宝妍斋发生了什么事,有人幸灾乐祸,说报应轮回,也有人恶意猜测,四处宣扬一定是宝妍斋犯了人命,要被官府查封了。

宝妍斋商行大门前站着六名挎刀衙役,不准看热闹的人靠近,在商行里面,更是有数十名衙役站在院子里和走廊,所有的账房和其他宝妍斋的雇员都被集关在一间大屋子里,不准他们出来,存放香料的库房和放置账簿的房间也被官府贴了封条,被贴了封条的还有隐藏在东面的宅院。

这座宅院便是这次开封府向宝妍斋发难的源头,未经官府批准,私自在商铺内修建住宅,如果问题扩大化,还要追查宝妍斋是否有逃税行为。

大堂,开封府少尹杜金生和推官赵俨正坐在宽椅问话,李大器则铁青着脸坐在他们二人对面,李大器并不是一般的商人,他有从七品武德郎的头衔。

尽管这只是一种形式的恩赐官,和真正意义的官阶没有关系,但它毕竟是天子御口亲封,若没有确切犯罪证据,开封府还真不敢随意抓人,刚才说要把人带走也只是一时激愤时说的话,不能当真。

“我们宝妍斋守法经营,所进货香料都有香药局的割引,该交的税我们一不少,但你们硬要说我们偷税漏税我要无话可说,可一旦查实无证,我要去击登闻鼓告你们诬陷害民,这场官司我看最后是你们开封府道歉还是我李大器倒霉!”

李大器态度十分强硬,这也是宋朝民告官的情况十分普遍,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小民打赢官司,最后官府赔礼道歉,甚至赔偿损失,这在宋朝是一种常识,所以宋人极爱打官司,各种讼师多如牛毛,甚至还有专门培养讼师的学校。

也正是这个原因,开封府一众衙役声势虽大,却不敢真的随便动手查扣物品,也没有去御街查封宝妍斋总店,那个影响太大。

杜金生笑了笑道:“李员外也不用动怒,相信是非曲直自有公断,我们也是接到有人投书举报,说你们在商铺内建私宅,还说你们私进油脂没有交税,我们调查过了,你们确实在夜间运来很多油脂,为什么要在夜间运送?有没有去税署纳税?这些情况我们若不闻不问是失职,如果查清情况,也可以还你们一个清白,李东主也是读过书的人,应该懂得这些事理。”

“油脂夜间运输是为了不扰民,也是因为夜间汴河船只少,运输方便,但我们并不卖油脂,我们油脂是用来做香肥皂、调胭脂,用不着交税,即使要交税,也是卖油脂的人在当地交税,与宝妍斋何干?只要我们的脂粉胭脂都交了税,我没有偷税漏税。”

“可你确实在店铺里修了房宅,难道不是吗?刚才我们都亲眼看到了。”

“修两间院子是给账房们午休时用的,并没有用来居家住人,我自己有宅子,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