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脚下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全都抛弃后,安蓉蓉这才发现,其实学习也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她想象的那么讨厌。
摒弃了功利心,摒弃了好胜心,甚至摒弃了考试这种对于心理上的影响,安蓉蓉安安静静地听着老师的讲课,做着笔记,才发现“学习”这件单纯的事也是十分有趣的。
从本质上来说,安蓉蓉就是一个喜欢新鲜、未知的东西的人——这一点似乎是像她那位从未谋面的父亲——她喜欢知道一些她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事,也对各种新奇的事物抱着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在撕下遮蔽了她二十多年的视线的名为“私生女”的叶子后,她翻开书,终于看到了名为“知识”的新世界的冰山一角。
无论是语文、地理、历史,还是物理、化学、生物……它们都在告诉着她,世上还有多少一直存在但她却从未注意过的事。
她满怀欣喜、求知若渴地吸收着这一切,如果不擅长,那就放下;如果喜欢,那么再接再厉——没有负担,也没有任何的逼迫,有的只是单纯的“兴趣”和“求知欲”。
就这样,时间慢慢走过,不知不觉就到了期末前的分班考试。
当安蓉蓉走进考场,流畅地将大部分试卷的大部分题目都流畅地写下,再走出考场同194班的学生们交流时,这才啼笑皆非地发现她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晋入了学霸团。
而几天后发下来的试卷也说明了这一点。
九门科目,除了数学和政治较弱,只是堪堪及格,其它六门的成绩竟都是十分不错,而英语更是不用说。
当安蓉蓉拿到试卷时,犹自不敢相信她竟然考出了792这样两辈子都没得到过的高分。
而就在安蓉蓉发怔的时候,吴海玉和贝晓曼凑了过来,瞧着安蓉蓉的成绩单,都是笑着恭喜。
但是既然是分班考试,那么自然也有分班意愿,而分班考试只是一种对于分班意向的辅助测试,重要的还是要看本人的意愿。
于是吴海玉便问道:“蓉蓉,你要去文科还是理科?”
安蓉蓉想了想,又看了看自己的成绩,觉得似乎哪一科都差不多,于是问道:“那你们呢?”
“文科吧。”贝晓曼答得挺快,显然是早就想过了的,“虽然我现在文理成绩还差不多,但是物理老是学得不太好,我怕到高考的时候会变成弱势……还是文科算了吧。”
而吴海玉则是犹豫了好一会儿,道:“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我好像每一门都挺好的。”
安蓉蓉和贝晓曼都瞥了她一眼。
何止是挺好?应该说是非常好才对。
就连这段时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安蓉蓉都听过有好几个老师找吴海玉谈话,希望她能选择文科/理科的事,再看那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