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3 / 4)

神态弄得摸不着头脑的安教授一怔,敏锐地察觉到一个关键词,道:“再写一篇是什么意思?”

安蓉蓉眼眶又红了一圈,掩饰性地扭过头,拿袖子擦了擦眼睛,道:“本来我在图书馆花了三天,好不容易才把论文写好,但是――”

没有再说下去,安蓉蓉抽噎一下,倔强道:“我不小心把论文给丢了,这都是我的错,可是老师,我回去之后一定会再写一篇交给您的!”

听到这里,原本惊讶的安教授望着安蓉蓉的目光已经变成了审视和怀疑,道:“你真的已经写过论文了?”

话虽然这样说着,但事实上安教授已经相信了几分。

毕竟安蓉蓉如果是存心想要骗她的话,又怎么会将地点说得这样清楚?

庆宁大学的图书馆是实名制的,外校人想进图书馆看书――比如像安蓉蓉这样来庆宁大学考试的――都要办一张临时卡,出入刷卡登记。也就是说只要安教授存心要查,完全是可以查到安蓉蓉究竟有没有去图书馆,又在图书馆中呆了多久的。甚至只要她再仔细耐心些,向图书管理员询问一下,那么就连安蓉蓉在图书馆看了什么书都能够查出来。

但这些的前提却是安教授有心去查。

可是,要怎么才能让安教授自己主动去调查呢?

这是个问题。

贝晓曼其实说得很对,她已经将论文交给了安教授,那么在安教授的眼中,那篇论文就是贝晓曼写的。

安蓉蓉没有证据能够直接证明这篇论文事实上是属于她的,而且基于先入为主的印象,如果她直接到安教授面前闹一场,安教授甚至很可能完全不相信她。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当做完全不知道这件事。

她不知道她的论文被贝晓曼偷走,又被贝晓曼当做自己的论文交给了安教授,她只知道,她在庆宁大学的图书馆花了三天,好不容易写了一篇论文但却又不小心丢了。

点到为止,她只需要说这些就够了,因为剩下的东西,其他人会帮助她说完。

她的确在图书馆里待了三天,也的确翻阅了很多关于明末清初的历史,甚至废寝忘食到了令图书管理员侧目的地步。

而贝晓曼也的确去过图书馆,但去的时间却十分短暂,借阅的书也比较杂乱。

只要安教授上了心,去询问去调查,那么比较之下,那篇论文究竟是谁写的很容易就能够水落石出。

贝晓曼到底还是太年轻了,她不知道这世上有些事是不需要自己去声嘶力竭地辩解的,也不知道一个教了这么多年书的教授究竟见过多少事。

一切点到为止就够了。

面对教授的疑问,安蓉蓉仿佛完全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问,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