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璃在早膳之后,给了麦冬一粒丹药,明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她怕万一赶不回来,延误麦冬吃药,所以才提前给了她。
“是,小姐。”
麦冬接过药丸,没有多看一眼,和糖豆一样扔到嘴里,她说会赶马车,不用叫车夫一起,她赶马车是熟手,路上还能节约时间。
七月十四天气不错,早饭过后,崔奶奶收拾妥当,搬着一个小墩子来到院子里,手里缝补着东娃的长衫,看上去很破旧,已经洗的发白,她还在一针一线缝补得仔细。
“崔奶奶,我这次在京都带回来不少布料,村里人家都分到了,咱们家也要给东娃做件新的啊。”
崔奶奶不算自家下人,其实就是帮工,但是她已经很多年没要月银了,逢年过节爹娘给红包也是推拒,每次都说爹娘管他们祖孙吃住,还让东娃念书已经是莫大的恩赐。
“四小姐,东娃衣裳多着呢,等过年再给他做新棉衣就好了,夏衫洗过之后几个时辰就干了,家里几套换着穿,够了。”
崔奶奶眯着眼睛,对着青璃道,“倒是小姐,水葱一样的人儿,就该多置办几套好看的衣裙,看着也养眼。”
“那是,我们小姐在京都也是有名的美人呢。”
麦芽挺胸,抬着头,骄傲地很,说起自家小姐在京都的事,那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小姐不但漂亮,心地也好,很会为人着想,她就算离开京都,也不忘记那个送温暖小分队。
“好了好了,再说把我都要夸上天了!”
青璃笑眯眯地点头,等七月半中元节过去之后,答应摆席面请乡亲们,让崔奶奶帮着想想做多少大菜,她这次回来是四年多头一遭,不能小气,鸡鸭鱼肉必须有,就当是农忙时分为大家补充点体力。
“四小姐,这个咱们就多做些肉菜吧,这个时候谁家菜地都有菜,缺的是油水。”
崔奶奶随便说了几个菜,红烧肉,炖鸡块,糖醋鱼,板鸭这些都是必备的,剩下的用肉炒菜,分量要大,请村里的媳妇们帮忙,自家准备食材就可以。
闲来无事,崔奶奶又说了一些中元节的忌讳,晚上不要夜行在荒郊野外,容易看到百鬼夜行,不能去河边,水鬼会找替身。不要捡路边的钱,那钱是给牛头马面的,若是侵犯了他们的东西,会得到教训。不要熬夜,不能偷吃祭品,吃饭的时候不可以把筷子插在米饭中间成香炉状,这是祭拜模式,会招魂,最后崔奶奶看到青璃手上戴着的红手绳,让她摘掉,红绳,风铃,铃铛都是招鬼之物。
青璃点头,这些民间禁忌,没有危害到他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算是一种文化遗产吧,只是一些事情上注意点,没有坏处。
“小姐,您快去看看吧,那个您六叔家,是吧?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