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太多,当心积食。”
莫青菊给几人端来温水和布巾,等几个小的吃饱之后,拍着肚子过来洗手,子喜和念阳商量着出门去遛弯,找村里的小娃们一起放爆竹。
每年三十,小娃都是最清闲的时候,大人要在家做活,没人拘着他们,出门疯跑,族人懂得友爱,大家都是同族,一笔写不出两个莫字,同气连枝,都是血缘上的亲人。
学堂的先生教育得好,这些小娃上了族学之后,懂得了道理,冬日里,天黑的早,每天下了学堂,这些大的会主动送小的回家去,见人进了院子才放心离开。
“哇,真是漂亮,用金线和银线,可以编织成锦鲤呢,青璃你手真巧!”
念苹看不清楚青璃是怎么打的络子,只看她修长的手指,拈着红线,十指翻飞,有行云流水的美感,念苹呆愣愣地看着,有些恍惚,等到清醒过来,一条胖胖的红锦鲤已经打成,下面垂着丝绦。
“这个很简单,加金线也可以。”
这些都根据空间之中的图样打的络子,以前青璃尝试过简单的,她精神力高,手速快,一个时辰可以打出很多个不同样式的,那会儿家里还没有多富裕,她把这些给小舅去换银钱,补贴家用。
姐妹三人在偏厅里喝茶聊天,厨房里,丫鬟婆子,大伯娘,锦娘如娘聊得火热,年夜饭的冷盘已经全部准备好,凉拌海参,菠菜花生米,一盘水晶肘子,一盘猪头肉,还有松花蛋,黄瓜丝,豆芽,豆腐皮加上白菜丝,萝卜丝用糖醋和芝麻酱拌了一小盆,清新爽口,解油腻,适合男人们下酒。
青璃提供了一些大干虾仁,正泡在盆子里,晚上用虾仁韭菜,白菜猪肉等做上个双馅料的水饺吃。这才大年三十,大伯娘就合计正月十五要吃什么,今年镇上未必有灯会,但是凤阳很热闹,要举办每十年一次的花灯节,只要家里过的去的人家,都会去看,客栈住得满满的。
家里在凤阳城有宅院,不远处还有小庄子,莫如湖曾经和娘刘氏提过,因为凤阳也不算远,想带着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起去看热闹。
莫家村家家条件转好,有些老一辈的族人,一辈子没去出过镇上。以前对刘氏莫如湖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哪个村子的老人,几乎都是这么过的一辈子。
自从去过京都,一路上跋山涉水,也见识到很多有趣风俗,莫如湖心境更上了一层,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前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想去游学一直是莫如湖的梦想。家人供着他念书,倾尽举家之力,他不可能说走就走,不做先生赚银子怎么养家,家里还有几个小的要念书。
如今,情况大不相同,家里人吃饱喝好,过上富裕日子,他就起了帮扶族人的心思,以前是没那个能力,看到同族的兄弟们在城里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