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了一些,不时地问王小翠几个问题,避免气氛冷场,一直到午时,这才带着于嬷嬷离开。
“小姐,老奴看那个姑娘对子山少爷有意思呢,那眼神,啧啧啧。”
刚出院门不久,于嬷嬷立刻按捺不住,八卦道,“不过子山少爷就差一些,看着不太感兴趣。唉,这些小子都喜欢貌美的,那个秦氏长相不错有什么用?是个不要脸面的黑心蹄子!”
主仆走一路,于嬷嬷唠叨一路,要她看,做媳妇就要老实本,这个王小翠没有出彩的地方,但是那一颗真心,就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现在莫子山不珍惜,以后肯定后悔。
得知小花姐和山子哥不可能,青璃对此就不是很有兴趣,她就是一听一过,没有深究。
到了午时,家里终于清静下来,莫如湖和刘氏把青璃叫到正房偏厅,叮嘱了几遍,平阳城内,让她晚上尽量少出门,注意身体,别染上风寒。
这些唠叨,虽然已经千百遍,对青璃来说,一样温暖。小弟兴致勃勃,拉着爹娘,提起八月十五在城北大军面前露脸,唱了一首《当兵的人》,得到士兵一致好评。
军营的小调甚少,那首歌已经城北大周的军歌,士兵们练习阵法,休息的时候总要吼上两嗓子,瞬间觉得热血沸腾,只是想到爹娘,总免不了热泪盈眶。
晚上要赶夜路,爹娘心疼青璃,让她歇午,刘氏带着崔奶奶到灶间里忙活,要多做一些好吃的。早晨家里来的人,那点库存被人分个干净,也不剩下什么了。
淳于谙在军营,吃的都是大锅饭,那人自律不肯开小灶,刘氏也惦记着,亲事都定了,就是未来的女婿,她忙前忙后,准备了十几样吃食,麦芽,麦冬和于嬷嬷一起忙碌,一直忙到晚膳之前。
莫青菊和念苹结伴,一路跑到青璃家的院子,站在门口喊道,“三叔,三婶,快去我家吃晚饭啊,家里准备好了!”
一家人都晓得青璃夜晚坐马车离开,想早点开饭,吃完之后,青璃还能多休息一会儿。刘氏从灶间出来,摸一把脸上的汗,答应道,“好的,这就过去了!”
大年初一,按照莫家村的习俗是吃饺子。孙家从沐阳过来,大伯娘大刘氏怕一家人不适应,依旧准备了满满一大桌子,饺子只是作为主食,还有馒头,花卷,年糕。
菜品依旧是鸡鸭鱼肉,这次全部换了做法,鱼变成了红烧鱼块,鱼骨全部剃干净,没有一点刺,咬上一口,鲜嫩,滑溜溜,还有那特制的酱鸭,莫子松在南边拿过来的羊排,孙文直呼这是沐阳的老字号,好吃!
没想到在北地也能吃到南边的特产,孙家人很感动,原本众人也不挑食,就想着入乡随俗,反正以后也要在北地生活,谁知莫家人细心,待人热情,孙文孙武很是感动,对莫家的感情又深厚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