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都集中在这里,多建造点屋子总不会有错。
为了节约成本,伤兵们自发造了两条小船,时而下海捕捞,在汝阳渔村的日子真的很好。日出而作,遇上阴天下雨,气候不好,家里的作坊就会停工一天。
在海边唯一有些的难的就是吃水问题,后来也得到了解决。海里物产丰富,那些鱼虾,螃蟹都不是稀罕物,想吃就吃,沈冰雨和汝阳的屠户签订协议,几天就会送过来一头猪,伤兵和做活的工匠们吃得很好。
过年的时候,沈冰雨给众人发了荷包。有银子,吃得好,众人干活很卖力,偷奸耍滑的都没有,有些工匠做到天黑才散,还是沈冰雨劝他们早点回去休息,可是匠人们不肯,都是实在人,就想好好的做活。
这么多匠人,也有过担忧,在渔村生活了半年,觉得把这里当成了家一样,每个人都是亲人一般地相处模式,偶尔磕磕绊绊并不会影响感情。
沈冰雨承诺,只要众人愿意留下来,这边可以签订长期的工契,一艘船造完之后,试水成功,还有建造船队。匠人们想到他们手下的船可以远渡重洋,到另外一个神奇国度,就抑制不住内心地激动之情。
京都开展很顺利,青璃点头,小雨姐能干,京都周边的伤兵安置妥当,可是北地还没有着落,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有一部分已经不能去打仗,严重的丧失了劳动能力,她还要想个法子,在这边也建立作坊,有什么北地的特色,贩运到京都,两边交叉运货,节约成本,也能给伤兵一个好环境。
有什么是对体力要求不太高,而又赚银子的项目,青璃还得细想,这个后续要做打算,早晚也要安置妥当,也是为城北大军们凝聚一份士气。
“香草,我小姑,小姑夫也在渔村吧,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吗。”
小姑莫桂兰去了良久,没有回来过年。青璃知道她嫁了一个偏心眼的恶婆婆,后来自家有了银钱,那婆婆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平日多有讨好,小姑的日子过的不错,在镇上也买了屋子。
上次写信回来,只道汝阳不错,海边也清净安逸,正好小姑夫会做木匠活,就留下来,如今小姑帮着沈冰雨一起管账,听说做的还不错。
“奴婢问过,但是听说要等着新船试水之后。”
现在处于收尾阶段,所有工匠都对新船抱着很大希望,众人每天忙碌,耐心地等待最后结果,这艘船原本的预计时间是两年左右完工,在初期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能把时间缩短一年,都是齐心合力的结果,真是很了不起。
小姑有打算,青璃也不细问,正好厨房端来了饭菜,又准备热水,青璃让香草垫垫肚子,好好洗漱一番。总归是服侍她一段日子,也有点主仆情谊,她还是要照顾一下。
铺子那边在铺货,青璃想晚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