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轻巧,配上湛蓝底白花的衣裙最漂亮。”
伙计卖力地解说,这种样式不挑人,不挑肤色,也不挑年龄,多大的人戴都可以,能上二楼,自然属于精品,要价十两银子。
这一对镯子是实心的,也能有个五六两银子,剩下的就是手工费,价格还是有点高,青璃觉得七八两就差不多了。
“小姐,东家这边给的最低价就是十两银子。”
伙计抓抓头,一脸为难,这镯子不是本地货色,是从老远的走货过来,算上路费,绝对不止这个价钱,他一个伙计,哪敢和未来的少将军夫人,新科状元的妹妹胡乱要价。
最后,王小翠还是买下这对银镯,伙计用荷包细细包好,几个人走之前,青璃让于嬷嬷包了几十个铜板给伙计作为茶水钱。
接下来,众人就没什么目的的乱晃悠,见到有样式好看的络子,荷包,香囊也会买下来把玩,一直快到正午,这才回去。
家里,小弟子喜已经回来了,回来之后看到的第一个人不是自家四姐,子喜有点失望,他在凤阳城里的老字号,给四姐买了好吃的桂花糕,喊了半天不见人,从三哥的房里出来一对双胞胎。
一打听,子喜很高兴,原来是未来姐夫的弟弟,听说二人习武,他立刻来了兴致,问长问短,子喜习武时间不到一年,还是练习基本功的阶段,不过师父说他根骨好,适合习武。
三人很快聊开,一起结伴到村里溜达,青璃的马车刚到村口,隔着老远就见到自家小弟,并排走的还有淳于兄弟。
“饿不饿?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了葱花饼。”
临近端午,家里人都集中去了族中开会的屋子,那边正在忙活着,崔奶奶都跟了去,家中无人,青璃怕双胞胎肚子饿,镇上这个油饼香,她特地带了回来。
“璃姐姐,正好我们兄弟饿肚子了!”
淳于越很高兴,接到油饼,和弟弟淳于恭分食,青璃几人也下了马车,众人走在村里的土路上。
两边是高高的麦田,正午时分,族人在麦田边上的阴凉处,铺上了油毡布打滚,一路过来遇见几个城北大军巡逻的士兵,青璃递过去食盒,回来买了太多油饼,等了两刻钟,她相信,今儿老板一定是赚钱最多的一天。
“明天就是端午,族里请来了戏班子和说书人,上午听戏,下午听书,晚膳摆席面,晚上还有篝火会,烤全羊。”
青璃说着明日安排,族里最近喜事不断,新粮种试验成功,大哥又中了状元,接二连三,族人欢聚一堂,决定好好庆祝。
“苹姐姐,念阳在我大伯家呢。”
到了自家门口,子喜对着念苹道,二人也是赶了夜路回来的,念阳晚上没睡觉,这回去那边补眠了。
正午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