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都在为攻打泗水关做着井然有序的准备。
青璃这边时刻关注大秦内乱的动态,小灵蹲守在泗水关,见到有趣的事情立刻用意念联系青璃,两方军队已经分开成了两个营帐,大规模厮杀没有出现,每天晚上必定有流血斗殴事件。
一万多名大秦将士,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去了,北堂谚留下的将领多数为人正直不阿,要求给个说法,或者交出耶律楚仁,而宇文鲲这边还是老办法,一切推到大周淳于谙身上,这是淳于谙为挑拨离间设计的毒计。
以前是诬陷,不过这次宇文鲲真的猜对了,尽管这样,北堂谚的部下依旧不买账,打算抗争到底。
时间已经推迟了几天,马上到了农历的七月半,也是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祭祀先人的中元节,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河灯,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
淳于家的宗祠在京都,今年的中元节注定不能回去亲自祭拜先祖,文氏和青璃商量了一下,想要按照京都的习俗设祈福吉祥的道场,为死者灵魂超度。
“小璃啊,七月半那天留出时间,陪着为娘去做个道场。”
农历七月十三一早,青璃去给文氏请安,文氏也才起身不久,石榴正在帮着梳头,文氏见青璃来了,转过头道。
“娘,那就是后日,我记得。”
前几天文氏提过一次,平阳这边有一个道观要开道场,做法事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排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
在法事中,也有特殊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超度亡魂,更是为那些无主孤魂和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与救济。在法事中得到的香油钱,主要用来购买祭品。
北地习俗要简单一些,请出祠堂祖先的排位,恭恭敬敬地放在专门用来供奉的供桌上,每日三次换供奉的茶饭,按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先人磕头,烧些纸钱和衣物。
准备祭品香烛等物,都是家里下人的事,文氏信佛,青璃这边的玉器铺子有一尊玉佛,她一直想拿到玉塔寺开光,在府上设立一个小佛堂,给婆婆文氏一个清净的场所。
“不用,以前是打发时间,每天进佛堂,身上多一些香火气而已。”
文氏摇摇头,婆媳二人用早膳,如今有青璃陪着,心情开阔,她觉得留在平阳这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早膳过后,青璃回到花厅里处理最近几天的事务,如今家里有管事,职责都到个人身上,每隔三天才过来回禀一次,青璃进入到花厅,几个管事早早地等候在那里。
“少夫人,昨晚有个小丫头贪玩进了库房,打碎了一个花瓶,老奴不知道怎么处理,昨夜就没打扰您。”
于嬷嬷有库房的钥匙,昨天晚上她去库房取东西,中途有点事情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