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是类似枣泥的颜色,拈上一块放在嘴里,唇齿间立刻多了清新的味道,入口即化,不愧是老字号,的确算是泗水城一绝。
还有几种小食不错,大多数都和肉有关,大秦这边粮食出产不多,百姓们以食肉为主,有时候肉比青菜还要便宜,街上的熟食铺子很多,卤汁羊肉,酱香鸭,买的时店家帮着切片,细心周到。
青璃给的银子不少,不过于嬷嬷和麦芽舍不得花,唯一买的最贵的,就是两张染色的兔子皮,这种皮毛柔软,看着颜色鲜亮,冬日里可以做成手套好围巾,暖暖的。
“下次来泗水关,你们再好好逛逛。”
青璃点点头,把二人的小食给了淳于谙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带回去给文氏尝尝,文氏去玉塔寺有好几天了,今儿也该回府邸。若是没见到她,会担心。
从泗水城归来,一路上遇见很多百姓们在粮食铺子门口排起来长队,众人闹哄哄,还因为有人插队而发生争吵,民间又有传言,北地今年减产,秋收后粮价一定要飞涨,现在买虽然都是陈米,也比涨价好。
百姓们最容易受谣言鼓动,尽管赵知府已经贴下通告,承诺粮食价格涨价绝对不会超过一成,这本来就是正常的浮动范围,开始百姓们比较放心,真到了秋收的节骨眼上,见有人拎着布袋子,他们就坐不住了,纷纷从家里出门。
“小姐,粮食这东西也不怕多,万一涨价了呢?不如多买点存着。”
于嬷嬷说的就是普通百姓的心态,他们并不相信官府,因为如果没有粮米,饿肚子的是自己,官府并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