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心里的那些不平日积月累,也都是陈良侯和张氏一把火一把火的把她烧起来的。
李锦华入门后,每年陈氏的忌日陈良侯都会默默醉一场,带着林喻琪在祠堂追忆陈氏,此后好几天都在书房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而且林子荣与陈氏结缡三年,始终没有什么侍妾通房,和自己成亲后就收了姨娘,两个姨娘还生了一儿一女,这也让她极为不平。
还有从小时候开始,自己生的大儿子林喻城和世子林喻琪在侯府老夫人张氏面前永远是待遇不一样的,张氏总是对林喻城冷上几分不说,有争吵被罚的也永远是林喻城。
对林喻琪,侯爷从小亲自为他开蒙,对其学问几乎日日关注考校,大了去书院读书,也是每次回来不管公务多忙也要叫到书房询问关怀。
而对林喻城,乃至后来的林喻峰,林喻宁,都和对庶子林喻柏一样,想起来了才问两句。
更有甚者等到世子夫人入门后,张氏直接夺了她的管家权,自己辛苦半生搭理侯府,不仅一点好处没有,反而是一场空。
世间所有不平事都是因着不平的心,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样是儿子,只因是继室所出就待遇不同,这让人怎么能心平气和的接受。
最让李锦华和林喻城难以接受的,大概就是那一年。
那一年的京都冬天格外冷,外面冻死了很多百姓,林喻城和林喻琪也都感染上了风寒而高烧不退,大夫开的药都不见效。
最后请了宫里的御医来,开的药方里有一味血参。血参是活参刚采摘下就用人血养在身上,养上三五年后再从身上剥离,极其痛苦,故而市上很少见,千金难买。
陈良侯多方打探最后才从江南旧交那里买到了半支,花了多少钱且不论,却都用在了林喻琪身上。
林喻城比林喻琪年纪小病的也更重,陈良侯却一心只顾着林喻琪,深怕血参分开两半药效不够,就全部拿去给了林喻琪。
这还是李锦华从妯娌何庆芳那里知道的,何庆芳是二老爷林子安的媳妇,不知为什么在她进门后一直看她不顺眼,常常暗中使绊子。
何庆芳在林喻城终于退烧快要病愈时,当着他的面把血参的事说了出来,当晚林喻城就又烧起来了。
幸好最后林喻城还是熬过来了,可是烧了那么久到底是身子虚了,读书上更是不如林喻琪了。所以林喻城在侯府被侯爷和张氏更加忽略,就是府里下人也都看人下菜碟没少给他暗亏吃,也让林喻城性格越来越阴沉。
从此以后李锦华对何庆芳简直恨到了骨子里。
因为这些事,李锦华总以为若是不争,更是没有出头之日。她虽恨陈良侯和张氏的偏心,却天真的以为只有林喻琪倒了,他们娘几个就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