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大贞野蛮,意图打劫他们大邵的海船,结果被他们提前知晓,在和大贞那边会面的过程中,借口听不懂大贞的话语引发种种行为让大贞的人放松了警惕,让他们觉得大邵这边的人已经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当然,实际上在大贞停留了那么多天,女官和书生们之中好几个人已经都能听懂大半大贞这里的日常用语了。
随后自然是女官们和书生趁着这些人懈怠,直接暴起杀了好几位大贞那边出面的官员们,女官们更是直接将当时会面上看起来最为尊贵的大贞官员给绑架走。
这期间惊心动魄暂且不提,有了人质之后,大贞那边的人就一下子老实多了,最终女官那边在牺牲了好几位随行的卫兵后,成功回到了船上返航回津东码头。
这位被绑走的人质并不会大邵语言,在十多天的鸡同鸭讲之后,通过各种交流方式表达,女官们才知道自己似乎抓回来了个了不得的人物。
女官们依稀记得,这大贞国王子嗣不丰,一共也就三个儿子,各个都是宝贝,难怪他们把人抓了之后,一切突然就顺利了起来。
成功回来确实是件好事,但这个大贞国王子要怎么处理,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了。
邵奕不觉得这有什么难处理的。
这次航海从津东码头出发的有两百三十六人,最终回来的只有一百八十九人,其中三位是因为海上航行水土不服最终治疗无效去世的,这年头医疗水平也是没辙的事情,暂且不提,剩下没有归来的,全都是在这一次冲突之中,牺牲在大贞国对海船的抢夺之事上。
其中有意外滞留在码头上,没有成功回到船上来的几位商人和劳工们,也有在大贞国试图在女官们登船前营救王子过程中迎战,而牺牲的海船守卫士兵们。
他们大邵死了这么多人,这个王子看起来就是这事件的主事人,给他们殉葬以告慰这次事件的牺牲者那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吗?
邵奕的目光之中浮起来冷意。
他没办法像同位体那样,向着只是对他训斥,或者骂他昏君,不赞同他政令的那些文臣们下屠刀,但对着这些敌人们,邵奕并不会把自己的好心肠用在这些人身上。
至于可能会引发两国战争什么的顾虑就更可笑了,对方要屠戮大邵的人时候就没有考虑过会引起战争,他们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考虑?
要打,那便打!
在邵奕的推断之中,同位体就是因为过度好战所以才内部空虚亡国的,由此可见,想要亡国的话,对外交战对于邵奕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在大家都以为大贞国是一个小国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但对于大邵朝堂的官员来说并不是如此,礼部的官员们看到津东码头的这份文书后目瞪口呆,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