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区别。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躲得了哪一条?”
孟鲜默默无语。
仇九州平复了一番情绪,再为太孙说话道:“怨女说,世上男儿皆薄幸,更甚者,最是无情是帝王。你我同为男儿,应当有别的体会,男儿皆非薄幸,而是此情无寄。”
“尤其是帝王,至尊之位,环绕在侧的女子,多的是骄奢淫逸之女和虚荣浅薄之女,鲜有能在性情,才情上和帝王和谐长久的。自然,这不是那些女子的错,也不是帝王的错。可是,那个位置高寒孤寡,若无人做伴,多么……悲苦!”
作者有话要说:情呢,不单指爱情,而是所有的情哦!
☆、第九十一章 写生
赠送了画,一月内,夏语澹又见了赵翊歆两次。再见的两次,夏语澹没有提及温神念,提多了上杆子,倒显得温神念有过于巴结的之意,而且,人人重诺,何况读书人。赵翊歆应了,就会遵了。
赵翊歆去锦绣坊拿了绣件,与钦天监正的幼子古传益携行。
钦天监正是正五品,五品官在京城算芝麻小官,可架不住古家受皇上的器重,钦天监正古大人的幼子古传益,还是太孙的伴读之一。
据说古家家风纯朴勤俭,和别的官宦之家比,到了清苦的地步。
据说古大人为官二十年,没有收过一次礼,也从不在家中,以婚丧添丁的理由,而大宴宾客,最多自家亲戚凑一桌吃个饭,日常开销全靠正五品官的年俸和皇上的赏赐度日。
据说古家一共五口人,古大人夫妇加二子一女。全家连门房,厨娘算上才七个下人。全家用的下人,比侯门一个不受宠的庶女身边的人都少。古家那么清苦,古大人也养不起妾和通房了。
据说古大人的长子古传略年十七,今年考中的举人,正准备明年考进士。古大人的女儿预备着定亲,正准备嫁妆,经赵翊歆介绍,在锦绣坊买了几匹实惠布料。
如此一来,温神念顺着赵翊歆,古传益的线,就搭上了正在备考的古传略,两人一见如故,切磋了几次文章。
古家是在皇上心里挂了号的,古传略应考,要么不中,要中绝对在一甲和二甲,绝不会给他个三甲同进士,同进士如夫人,这是皇上给一些官宦子弟的体面,不会让他们成为如夫人的。夏语澹怕温神念考不上进士,更怕一考,考到了同进士。商贾之家出来的同进士,进士的最底层,待官都不知道何时可以待到,即使待到官职,一生怕只能混迹在六七品,还是地方上的。这不是温神念所求的,也不是夏语澹希望的,温神念,必须考进二甲!
温神念不会违心说假话,他说和古传略一见如故,就必定相谈甚欢。这届春闱据传有四千人应考,三甲共取两百人,要考中二甲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