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大清当代诗词大家、名人,他认了个全,满朝的皇子阿哥中,他胤祉算得上一个文字风流的皇子,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连太子胤礽也几乎不与他比诗词文章,这贾琏出身国公府,若真是个有才的,哪里能漏过他的耳朵。
胤祉从腰间掏出一把画着翠竹的扇子,“唰”的一声展开,他矜持的对贾琏笑道:“我让人为贾公子研墨铺纸。”
“我来。”那名字安澜的先生很是积极,唤店家掌柜去买纸墨。
贾琏颇有趣味的瞅了眼胤禟,胤禟挑眉略疑,然后才发现贾琏瞅的是他的折扇,胤禟又瞧了瞧三哥胤祉的扇子,忽然觉得有些尴尬,这天也不热了,三哥带什么扇子啊。
胤祉此时得意的摇着扇子,自由识货的人眼尖,不由赞道:“这不是石涛和尚的扇画么,妙!”听了之后胤祉露出笑容,顺便“特意”瞅了眼胤禟和他的扇子。
胤禟脸色顿时沉了许多,他的扇子虽然不次,但并不是名家画师所绘,自然比不了胤祉的。
这时掌柜带着小二呈上来了纸墨,胤禟不由没好气的催促:“贾琏,你赶紧作诗给爷的三哥瞧瞧。”威胁之意不言于表。
胤禟的右手紧紧地扣住扇子,也不扇风了。他现在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价值不菲的扇子掉价了!
☆、第十章
此时胤禟倒没了让贾琏丢脸的心思,毕竟贾琏刚刚是和他坐在一起的,他若是太废物,说不得被牙尖嘴利的三哥牵连嘲讽起自己来。
一时胤禟心里颇为懊恼。
而此时身处事件中心的贾琏,他不紧不慢,胤祉等人只以为他是怕了,但胤祉还是摆出一副爷尊重文化人,礼贤下士的作态。
胤禟则略紧张的望着贾琏,觉得空气都不流通了。
酒楼三层的门窗其实开着,正巧一阵微风拂过,桌面上的宣纸虽然被镇纸压着,边角也微微被吹卷,贾琏神色如常的走到跟前,正要提笔写——还是那位叫安澜的中年人说话阻了。
“三爷,这作诗可也得有命题啊。”安澜先生姓张,是汝南县的名士。
“张先生的意思是……”胤祉当下就了然这张安澜怕那贾琏作弊,若是他有备而来……他想到了在京中还小有名声的荣国府的贾宝玉,据说他年岁不大,作诗却颇有灵性。
荣国府含玉而生的贾宝玉京城中没有不知的,毕竟那么大块玉含在嘴里也不容易,胤祉对此是嗤之以鼻的,汗阿玛康熙听了也只是一笑,并不与之计较。
“不若三爷出题,我与贾公子应题作一首律诗。”张安澜提议,并转而看向贾琏。
贾琏撂下毛笔,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胤祉面薄,略感尴尬,反而问胤禟:“九弟,你看——”
“我与贾琏也只是初遇。”胤禟心中打鼓,趁机撇清关系。
闻言胤祉撇撇嘴,心道他推脱的倒是快。
胤禟则想着,万一贾琏作诗不成,或者丢脸的作一首打油诗,呵呵……他胤禟也是要点儿脸面的。
贾琏唇角勾起,眼含讽意的瞥了胤禟,胤禟心里内伤,但只能当没看见。
“三爷出题罢。琏奉陪!”贾琏扬眉,语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