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分家了,但到底在京城,大房也不能眼看着二房受外人欺辱,还算是借了点势。
贾政却认为金陵是贾家的根本,回去守丧不仅是孝顺,他心里也有隐隐避开京城一切的意思。眼见宝玉不争气,将来没出息,环儿还小几岁,没到应考的时候,但大房的琏儿可是能耐了,他心里有些不得劲。
……王夫人见老爷主意已定,可她不甘心,宝玉还没娶妻呢。她开始装病了。
实际上她的身子自从元春死去,家里分家,加上为老太太守丧,一连串打击之下,她病了又好,然后吹点儿风又病,身子实在是变差了许多。
贾琏的光明神的光辉逐渐散播大地,几个徒弟的资质学了一些本事,被贾琏派到外边扩展地盘去了,但却让他们规整势力,不能让皇帝忌讳,反而要学习佛家和道家的“与世无争”,祝福术是最基本的,魔法的效果立竿见影,一些基础的魔药调配出来,又能救一些患有疑难杂症和贫家无医药之人,贾琏不算个光明正大的好人,可也不是个坏透了的,顺手自己有利益,又能发展信徒的事情,他不介意“造福”大家,何况他手下的这个徒弟,还真是个个善良,更是一位贾琏是个救苦救难的。
也还真有人对贾琏这个“恩人”当街磕头的,口中称呼他为男菩萨,贾琏无奈,他表面上信奉的可是光明神,救助他们的也是魔法和魔药,但到了普通人口中就成了菩萨和仙药了。
康熙帝对贾琏的光明神发展迅速也关切了一阵子,但看贾琏从没做些其他的事情,到底佛教和道教在大清大行其道,就连西方的天主教,康熙自认自己胸怀宽广,也让他们传教,甚至优待他们多年,可以盖教堂,可惜那边的教皇太不识趣,坚持要大清的百姓只跪拜他们的神,却不能跪拜祖宗,岂有此理!
这也是康熙渐渐对天主教那边没了好感的原因,来回和西方因为传教的事情,沟通的信件都在海上走了好多年,可那罗马教皇的来信令康熙实在愤恨,这也是康熙故意放纵贾琏传教的原因之一,只有他同意的,才能在大清发展,不尊重大清人习惯的,不尊重他这个皇帝的,康熙冷哼,他不介意禁了天主教。
康熙本来是对天主教感兴趣的,尤其是其中的天文历法等等自然科学知识,甚至他宠爱过南怀仁,对前朝的利玛窦传教士也认为这人才是个令人钦佩的传教士,那利玛窦在明朝时,入乡随俗,天主教可从没说过不许大清的信徒不能跪拜自己的祖宗……所以,在他看来,现在的这个天主教教皇,实在是对大清对他这个皇帝藐视,所言所行毫无道理可言。
贾琏的光明神教,让康熙展示给了天主教,当了正面典型,每次贾琏觐见时,都有天主教的传教士在场,对比两家,贾琏既能让信徒随便祭拜祖宗,很讲究人情伦理,又确实他和他的徒弟们,都有“神一般的能力”。
康熙见的多了,虽然知道这是看资质的,况且贾琏也总是阐明,这就类似茅山道术,些微能力也只是神奇一点,并不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