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倒是苏以那边,不但玉矿的开采进展颇为顺利,他替元媛暗中操作的事情也有很大进展。那些秘密买来的地里,都按照元媛列出的单子种了药材和植物香料之类的东西,此时长势良好。只是请来的一些佃户却也花了不少钱,毕竟懂得这些东西种植的人不多,用现代的说法就是:这都算作技术型人才了。
只是这消息如今自然是无法安慰元媛的,何况还有另一个随时可能发难的危险,就是小王妃吕淑娴。
以元媛对吕淑娴的了解,这位郡王妃可绝不是安静平和的主儿,先前她在自己手里吃了亏,这时候趁着萧云轩不在家,论理怎么也不该这样毫无动作才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再加上前些天公主的那件事情,大概更让她恨自己入骨,俗话说,没有机会就要制造机会,偏偏吕淑娴现在似乎连制造机会的动作都没有,这就不能不让元媛暗中提防。
只是对方一点动作都没用,元媛只是一个姨娘,于情于理上都没有先下手为强的理由。因此她也只能如平时一样静观其变,老话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嘛。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元媛和王妃都不知道前线此时早已处在狂风暴雨之中,就连老王爷萧应,虽然从邸报中也察觉到前方战事不容乐观,却也没想到竟已糟糕到这种地步。
对这些情况心知肚明的只有皇帝陛下,从边疆发来的奏折堆积在桌案上。仗打到这个地步,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料,更没想到乌拉国会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还拥有这样的战斗力。但是想一想,这事情虽然匪夷所思,却也算理所当然。乌拉国主搜刮民脂民膏,除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之外,剩下的都用来壮大军队储存粮草了,很显然,这一次,是他准备已久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就连优秀的大宁朝军队,在粮草供应充足,精兵三十万的情况下,都占不了丝毫上风,甚至是败多胜少。
“皇上,喝点参汤吧。”辛录从小太监手里接过参汤,小心递到皇帝面前。
皇上接过来,目光却仍然盯在一张奏折上,好半晌方蹙着眉头问道:“寿宁侯密奏云轩指挥不力,导致大宁军队好几场战斗都陷入败局无法扭转,你怎么看?”
辛录搓了搓手,陪笑道:“皇上,您这可是折杀老奴了,老奴懂什么?要不要……召武老将军刘老将军他们来问一问呢?”
皇上摇摇头,喝了一口参汤,又揉揉眉头,疲惫道:“朕就是问你,以你对寿宁侯和云轩的了解,这奏折里的情况,何为虚?何为实?”
辛录一听这话,不由的苦笑不已,心道哎哟我的主子,奴才心里明白你是在想什么,可这话……这话可把奴才给推到刀尖上去了,这……不管奴才心里怎么想,也不敢真的就实话实说啊。因措辞了好半天,方小心翼翼道:“这……这奴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