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妙真师太连忙开口解释:“钟师伯莫要误会。贫尼奉了主持师叔之命,沿途护送马大先生,在南岭山中与华少爷一行偶遇,他们要前往南澳参加‘万易大会‘,正好与我们顺路,贫尼才请华少爷相助突破黑道中人的阻截,故此他才在此处。”
钟不老“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我说华公子远在舞阳,怎会如此快地得到消息前来。”
他目光一转,又道:“其实即便华公子是为那玉佩而来,也没有甚么。本老接了南海派吴老鬼的传信,碍着四家门派的交情,才赶来凑个热闹,对‘盘龙珏‘那种东西一点兴趣也没有,最后被谁得到都所谓。只不过这天下间的宝物,有缘者方能居之,若是贪心强求,只怕反而没有甚么好下场!”
钟不老的这话好象是对华不石所说,只是说话之时目光却望向了门外。
华不石道:“钟前辈说得是,小可受教了。”
却在此时,从门外远处隐隐传来一阵马蹄之声,却是又有一队人马直奔着“福祥客栈”而来。
这些马蹄声在客栈门外停下,片刻之后,十余人走进了客栈的大门,为首的却是两个人。
一见来人,妙真师太和伊若瑛均是大喜,只因为进来的这两人正是“静慈林庵”的主持黄莲大师和“丹霞派”的掌门人袁公义。
黄莲大师是妙真师太的师叔,伊若瑛的师父。在华不石想来,她定是一位德高望重,老态龙钟的年迈尼姑。只因为妙真师太看来年纪就已不小,这位主持师叔年长一辈,没有八十岁,至少也有六七十岁。
可是进来的这位黄莲大师,却一点不老,看上去比妙真师太年轻得多,而且面如美玉,还留着一头的青丝,不仅不象是老尼姑,甚至就连尼姑都不象!
要说禅门之中,带发修行的僧尼虽也不少,但是象黄莲大师这般相貌,仍是大大出乎华不石的意料之外,也不知她确是年龄不大,还是所修炼的内功心法有驻颜之效。如果不是身上身着的青布素衫和手里拿着的拂尘,这位大少爷定会把她当成一位不到四十岁的中年美妇人,而非禅门古寺的主持比尼。
“丹霞派”的掌门人袁公义,却是一位身材健壮,满脸胡须的中年大汉,穿一身宝蓝色棉布大氅,衣领竖起,模样粗豪。在他的腰间,十字交插地别着两支黄澄澄的判官笔,每支均有尺许多长,拇指粗细,很是显眼。
而一同进入客栈的十几人之中,一大半都是武者装束,显然是“丹霞派”的弟子,只有四五名出家的尼姑,乃是“静慈林庵”的门下。
妙真和伊若瑛等人连忙上前见礼,自也少不得把华不石一行人介绍给两位掌门人。
袁公义只对华不石随意应承的两句,便自做罢,黄莲大师却对他颇为关注,见这位大少爷的一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