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澜少不得安慰她几句,又对她说:“上午孙女进宫给太子妃娘娘请安,娘娘在宫里过得好,还叫我替她给您请安呢!”
老太太听见雨馨的消息果然高兴,拉着雨澜的手含糊不清地说:“好……好……”
在松鹤堂呆了一会儿,看见老太太累了,众人这才退出内间,到了后头的小花厅里坐下。在这里说话不会影响老太太的休息。
大太太、二太太、五太太陪着两位王妃在小花厅里闲聊,说不了几句,大太太就问:“淳哥儿的差事办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回来?还有他和弘哥儿的婚事怎么样了?两个孩子的年纪可不小了,要抓紧时间给他们张罗了!”
叶敏淳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在古代这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叶敏弘今年也十七岁了,叶敏淳受封镇国将军,家世、人品、才华样样都是一等一的好,可就是因为太好了,反而找不到和他门当户对的,延庆王妃老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天下最好的,什么样的姑娘都看不入眼去,加上中间赶上了太后的国丧,国丧完了,叶敏淳又被派到西北主持“互市”,几下里一结合,就把他耽搁到现在了。
雨澜因为和叶敏淳有过一段那样的历史,虽然她对叶敏淳一直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不妨碍她欣赏这个表哥,听见长辈们说起他的婚事,她也就多听了几句。因为她已经是出嫁女,这样的话题也满可以听一听了。
延庆王妃想到叶敏淳在西北受苦,心里就难受的要命:“西北苦寒之地,也不知道淳哥儿有没有照顾好自己!连个丫鬟都不肯带,这怎么叫我放心得下呢。”叶敏淳是带着军队过去的,军队里当然不能再带丫头婆子了。
二太太就劝道:“他身边的亲兵总是自己带过去的,他们虽然不如女人细心,照顾好淳哥儿总是没问题的。况且淳哥儿这么大了,早就懂得照顾自己了。爷们儿的事业在外头,和我们这些个女人不一样。趁他还年轻,多在外边历练历练,对他将来只要好处没有坏处。说句打脸的话,淳哥儿可比世子有出息多了!他啊,将来是有大造化的人呢!”
延庆王妃是个明白人,二太太这些道理她都懂,要不也不至于叶敏淳去了西北之后,一次也没有到坤宁宫去找皇后哭诉。延庆王妃听了二太太的话也就高兴起来,话题就转到了他的婚事上头,大太太又问:“我听说给淳哥儿说的是户部尚书府的嫡孙女,这事儿可是真的?”叶敏淳人虽然不在,却不妨碍延庆王妃给他说亲。
延庆王妃道:“可不就是户部尚书府的嫡长孙女嘛!两家里都已经说定了,就等着淳哥儿回来了,就去下定呢!”
大太太就说了一句:“怎么定了他家的女儿!”似乎有些不高兴。
户部尚书和萧家关系密切,户部尚书的侄子娶的就是萧妃的嫡亲妹妹,户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