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还都把腰间的两把盒子炮也都给更新换代,直接换成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才从德国进口的二十发速射型,采用了加长枪管后,有效射程和准确度都大幅提高。握在赵天龙手里,可以轻松打中二百五十米之外的烟头!
然而赵天龙对此却不太领情,新枪到手后只是随便在靶场上试了几发,就将它给打在了随身包裹里。新发的冬装也很少穿着出门,除了非常重要的场合,如充当斯琴的专职保镖陪同她出席晋绥军上层专门安排的酒宴之外,其他时间,依旧一身羊皮得勒,配上他那超过一米九的个头,在已经成为一座大兵营的五原城中显得格外鹤立鸡群。
注1:皮得勒,一种草原上特有的羊皮大衣。保暖效果极好。
注2:p38,德造瓦尔特手枪,1938年开始装备部队。为低级军官专用手枪。国民政府曾经少量获赠。
注3:速射型盒子炮,1931年5月量产。1934年底,蒋介石专门命令中信局进口了五千支。枪管改为加长型后,有效射程几乎翻倍。因为装备部队后很受欢迎,1936年,国民政府又进口了两万余支。
第四章 兄弟 (六 上)
另外一个情绪不高的人是彭学文,也许是见惯了大城市繁华对塞外偏僻之地不太感冒的缘故,除了第一天参加了傅作义专门为斯琴郡主举办的欢迎宴会之外,其他大多数时间,他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门谢客,周黑炭几次专程邀请去草原上打猎,他都找借口拒绝了,甚至连他自己麾下的两个心腹老余和大齐也都不怎么搭理,气得周黑炭私下里直抱怨,说这读书人怎么都这德行啊,进了城就装大尾巴狼,你要是真嫌咱老周土气,当初别找咱帮忙啊,,如今功也立下了,名头也闯出來了,就想跟咱老周划清界限了,,划就划,等今后回到黑石寨,咱们就各走各的道,看看今后谁还会求着谁,
“他可能最近遇到什么事情了吧,你别老去找他,给他点儿私人空间,等他自己想明白了,估计就会恢复正常了。”张松龄也算是个读书人,不愿陪着彭学文一道挨数落,找了几个机会拉住周黑炭,低声解释,
“他能遇到什么事情,。”周黑炭把脑袋晃了晃,根本不相信张松龄的借口,“你看看晋绥军安排接待咱们的那些干部,哪个不把他彭专员当个宝儿似的哄着,包括傅长官本人,那天喝酒时都专门找他碰了一杯,换了咱们几个,谁能有这份面子啊!”
“那天,不是还有军统察绥分站的马站长在场么,他是彭学文的老师,傅长官走到他那桌碰杯,怎么着也不能把坐在他旁边的得意弟子给晾下了。”张松龄笑了笑,继续好言好语开解,
对于军统这种类似于明代锦衣卫的大爷,任何一个带兵的将领,都不肯轻易得罪他们,这也是傅作义将军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