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3 / 5)

,连他近身都没有察觉。

他慢慢地走近,缓缓俯下身。见她在读《古镜记》,不由“咦”了一声。

此时太宗离她极近,陡然一出声,吓了徐慧一大跳,身体本能地往后退。

在她撞上背后的屏风之前,太宗眼疾手快,将她一把拦截住,半搂在怀里。

徐慧抬眸看着他,惊魂未定的样子,就要起身见礼,被太宗按住手臂坐回原处。

太宗又是惊讶又是好奇地说:“你看起来一本正经的,想不到还看这种志怪呢?”

徐慧有点不好意思,在家里的时候,她是从来不看这种民间野传的书籍的。要是被父亲知道了,非得教训死她不可。

太宗见她红着脸不说话,也不见怪,“怎么不到书房里看?”不及她回答,太宗便点头道:“也是,这样的杂书虽然有趣,但到底登不上大雅之堂。”

徐慧轻轻摇了摇头,“并非如此。书无谓好坏,更不分高低贵贱,只有个人喜好不同罢了。父亲过去不许我读这类,徐慧却觉得,没有什么书是读不得的。”

她没有说,她在正殿读书,是在等甘露殿的消息。今日吴庸突然过来,告诉她下午不用去甘露殿了。徐慧不好多问,心里却多少有几分疑虑。

太宗却不知情,他还在回味徐慧方才的话。

不得不说,这个小姑娘的想法总是很独特,让人情不自禁地欣赏起她的气度。

他回忆起徐慧八岁时写的那首《拟小山篇》1。

小诗虽短,却在寥寥数句之内让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才女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还透露出女子无法实现心志的孤寂。

若再是反复品味,还能隐隐窥出,在诗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强烈的渴望。

她想与一位伟人建立起一份千古奇遇,万世美谈。她在等待,并且从未停止等待。

太宗头一次读那首诗时就在想,他会不会就是徐慧渴望的那个人呢?

“陛下生气了吗?”

她温软的声音拉回他的心神,太宗摇摇头,含笑道:“朕为什么要生气?哦——因为你反驳了朕的话?当然不是。”

他在她身边坐下,还是比她高出很多,顺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傻姑娘,朕岂是那等说翻脸就翻脸的暴君?”他低低地,温柔地添了句,“你放心,朕不会生你的气的。”

徐慧忙着抬手整理好自己被他揉乱的头发,直接无视了某人的承诺,颇有几分不满地说:“陛下,徐慧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您不可以再这样了。”

太宗看着她那张尚未完全长开的小脸儿,摇头道:“好笑,别说现在还没过年,就算过了年,你才几岁?”

“十二了。”徐慧很认真地回答他,“过了年,徐慧就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