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1 / 11)

何当归把这一股脑儿的问题倾倒给老太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拍着她的手安慰道,逸姐儿你且安心罢,老身已向几个一同跟何阜出海的人打听过了,那何阜确实是跑船赚了大钱,目前身家过万,在青州定居是因为他早年家里败落时,有个小姑姑被卖去青州给人做妾。如今他姑姑争气,挤掉了正室,被扶正当了知府夫人,而何阜在青州安家落户,也是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

何当归一双娥眉紧蹙,仍然为母亲的处境而担忧,她总觉得,何富翁从来没有爱过母亲。昔年是为了利用母亲,或许还贪图她的美貌,但是自从听说她不能生育之后,那何阜立刻就看不上她了。何当归旁观者清,看得清楚分明,何阜和他的那一家子人,看向母亲的眼神都是那种冰冷而鄙夷的,尽管何阜的老母和姐姐经常对着母亲笑,夸母亲是个贤惠人,可一转身,她们唇角的弧度就变成了扭曲的冷笑。只是当时九岁的她人微言轻,跟母亲也是相处不久的“陌生亲生母女”,那种关系敏感而脆弱,因此很多话都含在舌边讲不出来。

何当归最忧心的是,当年母亲供着何家一大家子人吃穿玩乐,那些人还那样瞧不起母亲,时隔多年,母亲美貌褪色,连小肚子都丰腴了,不能跟何阜那些年轻美好的妾室相提并论,可以说,整个何家没有一个人喜欢母亲。就算母亲顶着个罗府嫡女的光环入住何家,甚至执掌中馈,那样美好的表象又能维持多久呢。母亲的性子娇气,没有多少与别的女人分享丈夫的经验,眼见着日复一日,她的丈夫钻进十几岁的美妾俏丫鬟房中,母亲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又能维持多久呢?那个何阜,他真的是母亲的良人吗?

老太太毕竟不是罗川芎的亲娘,虽然看着川芎长大和出嫁,也同情怜惜她的遭遇,但是到底没有那种亲生母女之间才有的心连心感应。老太太只是同情怜惜,而不是设身处地,所以,何当归忧心的这些问题,老太太连想都没想过,只是反复地夸赞何阜有本事,有良心,何家时来运转,感叹川芎终于熬出来了。却从来都未想过,一个青春不再又没有生育能力的女子,能否顺利的从四季如春的南方移植到寒冷的北方,能否顺利的扎根于土壤,从枯萎的旧藤中生出新芽新叶,攀上何阜那一棵善变的大树。

就在何当归想进一步跟老太太探讨下母亲的问题,请老太太一起想想对策的时候,老太太突然话头一调转,期期艾艾地说,老大川柏在济南任上候补一个司库的缺,等了半年了还没消息,老二川谷在淮安……老三川朴在凤阳……前哥儿在京城……前哥儿女儿燕姐儿的婚事……琼姐儿的丈夫……芍姐儿的未婚夫……

何当归的耳朵嗡嗡作响,听着老太太从最初的磕巴语气,渐渐越说越溜,越提越理直气壮,何当归恍然想到,原来她的母亲之所以能从老太太那里领到一个“价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