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节(1 / 9)

这也是孟家的俗例,打老太太那儿起,都是惯常如此的。譬如午饭时间,老太太房里一桌子饭菜足够十个大肚婆婆开怀大吃,可开餐时,赶巧媳妇孙女都不能奉陪,她一位老人家根本吃不了多少。用上几筷子,就捡其中最可口的几样菜,给她最惦记的几名孙子孙女儿送去。

老太太捧在手心里疼的,除了嫡长孙孟瑛,再有,就是二孙女孟婉与三孙女孟雪,都是老太太手把手亲自带大的。

孟瑄因为是不爱红装爱武装,四五岁时就骑马射箭去了,不像孟瑛那样在内帏厮混。且孟瑛由于年龄关系,比长兄孟贤小十三岁,孩子一样的秉性,故而连大嫂子商氏那些妇人都不避讳,一处起居玩笑都极自在。

有句话叫做,亲生的不如亲养的,是很有道理的,孟瑛这个小霸王,在老太太心里的地位,比其他几个弟兄加起来分量还重,连孟瑄这个最出色的孙儿,也没孟瑛那么宝贝疙瘩。

所以,这种被老太太“餐中赏菜”的待遇,男孩子中,得的最多的就是孟瑛,孟瑄可能也有一些被老太太想到的时候,只是人不常住家里所以错过了恩典。

三位小姐里面,洪姨娘生的大女儿孟静,出世之后,被相士批了个八字冲撞苏夫人,说巧不巧,彼时还赶上苏夫人缠绵病榻。“”于是,不等苏夫人说什么,一向敬重她的洪姨娘,二话没有,直接就把自己刚满月的亲生女儿送去了家庙。后来,苏夫人病好之后也挺过意不去的,为了她一人的病,生生就叫人家母女分离了。所以苏夫人做主,把丧母的幼小四公子孟藻,做主过给洪姨娘,让这二人,一个庶子一个姨娘,搭伙儿做了母子。

洪姨娘自从进孟家门之后,事事以苏夫人马首是瞻,跟其他几名贵妾分庭抗礼,苏夫人也支洪姨娘的情,待她多好是家里有目共睹的。

于是乎,去了一个满月的女儿,来了一个一岁大的儿子,洪姨娘还是赚到了。四公子孟藻虽然不是她亲生,可一则孟藻的娘死法不好,在家里连提起都是禁忌;二则一岁小儿狗屁不通,谁对他好,他就亲近谁,人之天性使然也。洪姨娘生完一个女儿就再没喜讯了,从孟藻一岁时就开始精心灌溉,一气儿养到十七岁上,和亲生也没多大差别了。

八年过去后,又有相士批道,流年不利的那个时候过去了,大小姐孟静的八字非但不克苏夫人,还是一个旺夫命,将来说不准嫁的极好,于娘家也有助益,苏夫人听后欢喜。于是乎,在庙里住到八岁的孟静,被一顶青幔小轿从城西家庙,抬回城南孟府,重新做回大小姐。

这一段经历,跟何当归也有点同病相怜的意思,不同的是,何当归被送去农庄,纯属野生放养、劳动改造,不光罗府不管不问,连亲娘也怕受闲言闲语,没有探望一回。而人家孟大小姐,父母都是齐全健在的,虽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