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中的那么简单了。
宋慕雯知道在那段时期内,不少老师都遭受了迫害,只因为他们读过很多书,就被打为臭老九。
宋慕雯才读书两年,可是所在学校的老师都对她颇为照顾,这份恩情,宋慕雯一直都记得,她决定,如果老师遭遇了迫害,自己一定要帮他们躲过这场劫难。不是什么英雄主义,只是全了一份心,如果她明知一个人是好人,却受到愿望和迫害,而不去帮忙,她的良心过不去。
到了这一年2月7日,这时间还在正月里,大家依旧有聚集在一起听广播的习惯,这天清晨,大家还未上工,广播里就传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闻节目,而是一篇人物通讯,是关于焦裕禄的,焦裕禄是河南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在带领兰考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总之,就是一个不把自己当官的好书记。宋慕雯在现代也知道焦裕禄,但是对他真正的事迹却知道的不多,焦裕禄做县委书记才一年多,却留下了这么多事迹,其中的真假成分,根据雷锋同志的事迹,其中的可靠性还真的很值得思量,不过这个人物的出现,确实是给中国的官场带来了一些不同以往的东西。而鲁清正这样的人,在焦裕禄的对比下,更加显得可恶可恨了。
宋慕雯在现代也听说过河南兰考,但是却是因为一个不正规的孤儿院的失火事件引起的社会反思中知道的,这样的对比下来,不得不说,好官难得。
这样一篇人物通讯,让全国人民记住了焦裕禄,也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会亲自下田和农民一起做事的官啊,在大家眼里,当官的吃国家粮的,就是坐在屋子里拿着一支笔在写啊写的,虽然不知道在写什么,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吃国家粮又轻松又过得好,收入高,所以大家都想成为吃国家粮的人。
可惜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焦裕禄这样的榜样不断在出现,却没有真正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
日子慢慢过着,形势似乎也越来越紧张了,而尚老板也在考虑要关掉饭店的事情。
“我这个饭店是私营的,在这里还好说,但是外面闹得很厉害,要是咱们这边被影响了,恐怕店门都会给我砸了,我还是关了门算了。”尚老板淡淡的,一点都没有心疼的样子,这饭店确实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他做的事情,比开饭店要赚钱的多,但是也更见不得光。
与尚老板相处这么久,宋慕雯也了解他这个人了,他不缺见识更不缺脑子,也不缺路子,这样的人注定能够成为十分成功的商人,放在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