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3 / 6)

做这个中间商啊。”

这样子说,大家就明白这样一个体系了,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人来做的,如果没有人来做,那就是空谈。

国家的改革政策,就是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渠道和空间,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商业上也是,这个行业如果全是国家垄断,国家力量只有那么大,走出来的路只有那么宽,但是如果普通老百姓也能去走,那么这条路会越走越宽,越踩越平整。

“你是说,咱们去贩卖粮食?”宋慕辉有些弱弱的问。

宋慕雯摇摇头道:“这个不好说,这个要看农村政策,要是继续像现在这样,那肯定做不起来。”

“那你刚刚又说……”

“我刚刚说的是其他的情况啦,比如说,国家说,普通人也可以开饭馆啦!于是我们就可以开饭馆去啊,不代表粮食可以收啊,国家掌握着粮食,到时候谁开饭店不是要从国家手里买啊?”

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大家成功地晕了。

宋慕雯道:“我说这个,就是说,经济政策和农业政策是不一样的,你们不要混为一谈,但是一个地方要发展,肯定是要走商业化的道路的。”

后世就是商业化太严重,很多东西失去了本真,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说得太多了,几个人还有些没消化掉,宋慕武道:“那囡囡你说说,你觉得咱们做什么好?”

宋慕雯想了想,道:“我自己想弄一个小小的印刷厂,这跟我的专业有关,排版、纸张等方面的知识也很重要。不过,到时候国家就是一个大市场,但是要真的发展,不仅靠国内,还需要靠国外,国外的技术和市场都是我们需要的,所以地理上十分重要,我猜沿海将会是重点发展的地方。”

大家有些将信将疑:“大家都是一个国家的,怎么能够重点发展一个地方,其他的地方不管了呢?”

宋慕雯又头疼,这里除了自己懂一点所谓的经济知识以外,其他的人都算是“文盲”。

“这个解释起来很复杂,总之就是,沿海发展了,咱们靠里面的也能跟着发展,人家要发展,总是要资源的吧?最简单的,那边的人肯定要吃饭啊,所以要从咱们这边买粮食吧?还有啊,人家要发展,就需要很多人力,到时候靠里边的人也能够去那边干活挣钱啊。这不是什么不公平的事情,这是政策倾斜,没办法的,要是全国一起发展,动起来太困难了,还不如先动部分,后续发力带动,就简单多了。”

尽管先富带动后富有一定的弊端,可是她的好处还是很大的,利远远大于弊。

宋慕雯一想起那创新性的政策,就对邓爷爷佩服的很,这样的点子,一般人他想不到啊!要不是邓爷爷这些政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