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2 / 4)

士兵,擅长陆战,缺少船只与水上作战经验,因此,虽然拼死攻城,却始终无法攻克。

李定国一筹莫展,便召集众将商量。众将认为:唯今之计,只有求助于郑成功。希望郑成功率强大水师与他一起攻城。为此,李定国给郑成功写去一封信,信中称:

“会城两酋(指尚可喜与耿继茂)恃海撄城,尚稽戎索。兹不谷已驻兴邑,刻日直捣五羊,然逆虏以新会为锁钥枢牖,贮粮攸资,是用悉所精神,援饷不绝。不谷之意,欲就其地以芟除,庶省城可不劳而下,故亦合力于斯。在彼望风屏息,遵陆知难,遂恃长舸舰,堵我舟师,非借贵爵星夜发兵,其谁收此一捷也。”

郑成功接到李定国的信后,即派水师来援助李定国。

然而,郑成功派出的水师在途中故障不断,没有定期到达,致使李定国的进攻计划未能实现。

恰在此时,大西军中流行瘟疫,士兵病死无数,损失惨重,士气也为之低落。

而清廷派的靖南将军朱玛喇率领满汉大军从江西兼程赶赴新会。

大西军因力量相差悬殊而大败。

李定国不得不率大西军退回广西南宁。广东的高州、廉州、雷州三府,肇庆、罗定属三州十八里县和广西的二州四县,重新被清军占领。

五、永历帝给李定国送去血诏

孙可望见袭击李定国之计败露,而自己的队伍在湖南又接连败退,因此,他觉得要以功绩方面压过李定国,或者除去李定国都已经不可能。然而,他的称帝之心却越来越强烈。

经过仔细考虑,孙可望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逼永历帝退位,自己便可名正言顺地禅位。但他知道此法并非没有困难,因为按照几千年来的传统,国人会认为大明的天下是朱家的,自己如果想得到皇位,便是造反。这样一来,就有可能激起百姓心中的愤慨。至少会令朝中大臣们不满。所以,他认为采取对永历帝软硬兼施,对朝中大臣威逼利诱的措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同时,他觉得自己不便出面,必须找个代言人去劝说永历帝。他想到了杨畏知,他将杨畏知召来,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杨畏知领着孙可望的旨意前来朝见永历帝。永历帝接见了他。

永历帝其实并没有生病,而是因为忧虑太深。永历帝早就耳闻孙可望有变异之心,尤其令他反感的是孙可望竟然将其祖父与明太祖一起供奉在太庙之中,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向自己示威么?然而,永历帝除了忧虑之外,已别无他法。因为此时的他虽然贵为皇帝,却无诸侯驱使,也无土地可居,更无军队可用,完完全全是一个傀儡皇帝。不过,他心中的反清复明之火无法泯灭,他认为自己是朱家的子孙,大明是朱家的天下,自己必须将鞑子赶出去,才有脸去见到列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