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臣所知,孙可望称帝心切,而李定国又誓死效忠,其势必产生矛盾!”
顺治帝说:“朕观此事虽有隙可乘,但并非易事!若无雄才大略之人,恐难胜任。不知洪爱卿能否替朕出征?”
洪承畴说:“若圣上要洪某出征,洪某力死不辞。”
顺治帝说:“如此甚好!”于是让洪承畴经略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到长沙来指挥与大西军作战之全局。
洪承畴到长沙后,立即提出“两粤合剿”之策,其意是集中兵力压到南宁,企图将李定国消灭在南宁城内,从根本上瓦解大西军。
然而,孙可望为了防患李定国阻止自己称帝,已派关有才率四万人驻于广西田州,阻拒李定国的后路。
李定国于此困境,本已心急如焚,恰又接到永历帝的血诏,内外交困,李定国立刻昏倒过去。醒来之后,便哭曰:“我主苦矣!”然后召集众人商量对策。
众人一致认为:孙可望僭逼帝位,乱杀大臣,罪不可赦!现有永历帝血诏在此,正好奉诏讨贼,以保朝廷。
李定国见众将义愤填膺,也非常激动。于是对太监表示自己要“先除逆贼,后议恢复”,并让皇上安心。
小太监走后,李定国便冷静思索起来。按理,自己目前只有与孙可望联合抗清,或许还可一搏。若再经内耗,前途实在难料。因为自己手下仅六千余人!拿六千人与数十万之众去搏,无异于以卵击石。然而,皇帝血诏已下,自己再没退步余地,只有以死一搏。成败与否,只有看天意而定了!
李定国退至四川,与关有才部相遇。李定国思之,若能全师而过,尚有一线希望,否则便再无胜机。他决定劝说关有才。
李定国对关有才及其部下说:“逆贼孙可望僭逼皇位,滥杀大臣,我们奉诏讨贼,望关将军放我们进去。”
关有才说:“我们只是奉命守关,无上峰之令,不敢放行,请李将军体谅。”
李定国说:“请问关将军,我们都是大明臣子对不对?”
关有才说:“对!”
李定国说:“那么我们是否要听命于皇上?”
关有才说:“唯圣命是从!”
李定国将永历帝的血诏出示。关有才及部下见之,无不流泪。
李定国见之,又说:“现圣上蒙屈,我等身为臣子,若不能护君,有违天意!”李定国此意是想劝降关有才。
果然,关有才听后,羞愧难当,率众投到李定国之下。这样一来,李定国不仅顺利过关,而且还充实了力量。
兵贵神速!李定国率兵抢先于一六五六年三月奔至贵州安隆,将永历帝接到昆明。驻守在昆明的大西军,得知实情,纷纷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