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2 / 4)

为公子,是以平西王而尊之。接着又问:“公子所求何计?”

吴应熊自然注意到洪承畴的称呼变化。他心里在暗赞洪承畴老奸巨猾之时,又不得不佩服其思维敏捷。接着又佩服父亲要自己首要之举来找洪承畴是何等的英明。但他想来想去,觉得最厉害的是钱。要说父亲英明,唯有他总结出来的朝中之人虽然道貌岸然,但莫不是钱财之奴,女色之婢的金科玉律最英明。

吴应熊恭敬地说:“家父身处危境,欲求大学士赐解脱之法。”

洪承畴听了,便沉思起来。其实他心中早已猜知吴应熊是为此事而来。但他见吴应熊空手来见,又态度傲慢,自然不打算为他家多费心思。然而见到吴应熊以十万两银子仅买他一计之时,他不得不慎重起来。

洪承畴心中有了主意,便对吴应熊说:“平西王之困生于圣上之疑,盛于朝中大臣之嫉。圣上之疑,是因为他年老体弱所致。俗话说,人老多疑。圣上近来只信满人,不信汉人便是例证。大臣之嫉在于平西王权重势大。大臣们虽为京官,但无人能及平西王之势也,故他们对平西王生嫉妒之心。”

吴应熊听了此语,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大学士果然学识渊博,一语中的。”

洪承畴听了吴应熊褒奖之语,不以为然,继续说:“若要助平西王解脱之困,便必须对内释皇上之疑,对外解大臣之嫉!”

吴应熊问:“大学士能否详言?”

洪承畴点点头说:“先说解大臣之嫉!朝中大臣虽然嫉妒平西王权重势力,但因平西王素被圣上宠爱,加上驸马爷之贵,却只能将心中之嫉妒埋在心中,不敢表露出来。如今,即使见圣上有疏远平西王之心,却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在旁边鼓噪而已。所以不必因他们所忧。但是,据我所知,御史郝浴因与平西王有仇,而御史杨素蕴虽然与平西王无仇,却生性耿直,自诩疾恶如仇。所以,他们二人却不会将心中之怨埋于心中,而要寻机发泄出来。而此次对他们来说,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吴应熊说:“家父此次之困正与郝、杨二人奏劾有关,但不知如何解之?”

洪承畴说:“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吴应熊说:“大学士是让我去找郝杨二人?”

洪承畴说:“正是!”

吴应熊沉吟一阵之后说:“杨御史倒没什么,吴某估计能劝他放弃!倒是郝御史与家父有仇在先,恐怕一时难以办到!”

洪承畴说:“公子恰恰反了!”

吴应熊问:“你是说杨御史比郝御史更难对付?”

洪承畴说:“正是!”

吴应熊说:“为什么?”

洪承畴说:“据我观之,郝浴是势利小人。他之所以对平西王嫉恨在心,确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