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笑道:“要说把握,本王倒觉得策反这些人比策反孙延龄更有把握些。”
汪士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得不在心里重新审视吴三桂了。这才是真正的吴三桂!他竟然在不动声色之中笼络了这么多人!
吴三桂见汪士荣还在发呆,便觉好笑,说:“不过,还有个地方需要先生跑一趟!”
汪士荣说:“平西王说的可是西藏?”
吴三桂点头说:“正是!只有与西藏结成朋友,我们才有退路。”
汪士荣心里对吴三桂更加佩服了。
四、汪士荣智激孙延龄
汪士荣与孙延龄分宾主坐后,孙延龄举起茶杯向汪士荣示意说:“请先生饮此绿茶。”
汪士荣说:“绿茶虽好,却不能祛心头之火。”
孙延龄听汪士荣话中有音,便问:“先生春风得意,何来心头之火?”
汪士荣便顿杯而怒说:“心头之怒有三,岂能无火?”
孙延龄微笑着,似乎在看一种表演,然后漫不经心地问:“先生心头之怒何来?”
汪士荣肃然而立说:“汉人之天下,失之于我辈,我辈却无力取回,此一怒也;长居于满人之下,使祖宗羞辱,此二怒也;不视满人为仇,反与满人攀亲,此三怒也。有此三怒,心头岂能无火?”
孙延龄听到这里,恨不得立即打汪士荣几个耳光。前两条,孙延龄还可自我解嘲地宽慰自己。自己的父亲虽然跟从孔有德与大明为敌,但自己毕竟未参与其中。而长居于满人之下的亦非他孙延龄一人,而是天下之汉人!唯有第三怒,孙延龄无法不想到自己。因为他正是因孝庄皇太后之故,才娶孔有德之女孔四贞为妻的。
然而孙延龄不得不压住心头之火。因为他知道汪士荣是吴三桂的特使,必是有备而来的。于是,孙延龄不怒反笑地明知故问:“先生可是平西王吴三桂的特使?”
汪士荣见孙延龄没有生气,本觉奇怪。现见孙延龄又明知故问,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汪士荣只得答道:“是的!”
孙延龄笑道:“我替先生羞矣!”
汪士荣不解地问:“将军何出此言?”
孙延龄说:“先生可是来劝末将参与反清复明之大业的?”
汪士荣说:“是呀!”
孙延龄便笑着问:“大明之天下,到底丢在谁手里?清兵不是平西伯吴三桂请来的么?”孙延龄不称吴三桂为平西王而称平西伯,其意是讽刺吴三桂是大明臣子,却引清兵入关灭明。
汪士荣没想到他有此一问,沉吟片刻,本待解释。
孙延龄却挥手制止他说:“是谁让汉人祖宗蒙羞了?不正是平西伯吴三桂么?又是谁认贼作父与贼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