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己的担忧来:“苏小姐不远千里来了西北,真是太看得起我家馨儿了,我且先安排苏小姐住下,只盼苏小姐不要嫌弃屋舍粗陋。”
许大夫人朝身边的妈妈吩咐了几句,那妈妈笑着领命下去,润璃便知许大夫人是叫人帮她去腾屋子了,于是陪着许大夫人说了几句京城里的闲话儿,这时就听到屋子外边有脚步声由远及近的来了。
一个穿着银蓝色衣衫的少女出现在门口,款款的走了进来,朝许大夫人行了一礼,然后转过头来神态娇怯的看着她道:“夫人,这位就是苏小姐?我方才在院子里歇息,听着梅妈妈说来了位苏小姐,叫桃红她们去收拾屋子,这才赶了过来见见贵客。”
润璃见着这女子大概十七岁左右的模样,长得一副好皮相,眉眼弯弯,唇红齿白的,看着她梳的发式还是待字闺中的少女,这可让润璃有些疑惑。
大周的习俗,女子一般在及笄以后便开始议亲,最多不过十六岁便可出嫁了,出嫁得早的,十五岁甚至十四岁便嫁了,即便是丫鬟,到了十八岁也会被指着配人了。看这位少女穿着应该是镇国将军府的小姐,可又没有贴身的丫鬟服侍,年纪应该已经到了出嫁的时候,可这么一副花容月貌却还是待字闺中,她究竟是什么人,倒让人难以决断了。
许大夫人看着润璃那疑惑的样子,笑着对润璃道:“这是我们府里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女儿,父母早逝,就留了他和哥哥在府里住着,姓张,名玉兰,你们都是年轻女子,这些天可以一起攀谈玩耍。”
一听到“张玉兰”这个名字,润璃心中豁然开朗,和她结伴同行回来的那位叫张玉柱的少年,就该是这位姑娘的兄长了。她赶紧站了起来向张玉兰行了一礼:“原来是张姑娘,润璃倒也听说过你的名字。”
张玉兰惊讶的张口看着润璃道:“我与姑娘素昧平生,不知姑娘从哪里听说了我?”
润璃见她那讶异的神色,笑了笑道:“我这次来凉关,路上遇着一位叫张玉柱的公子,他说有个妹妹叫张玉兰,也不知是不是姑娘?”
听到润璃提及自己兄长,张玉兰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我哥哥可回府了?”见着润璃点了点头,她朝许大夫人行了个礼儿道:“夫人,我去看看我哥哥。”
许大夫人笑着说:“快去罢,你兄妹也一个月没见着面了,该有不少的话要说呢。”看着张玉兰远去的背影,许大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倒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这一声轻轻的叹息让润璃心里也是一凛,如果没有猜错,这张玉柱与张玉兰便是十五年前死去的淑妃的侄子侄女。听说当时张知府一案颇为轰动,张知府全家被发配西北,听苏老太太说过,本是要判满门抄斩,因为皇上在淑妃下葬一事上做了妥协,这才改判了流放。现儿在镇国将军府看